農戶憂園租貴 「逼死小農」
【明報專訊】政府2014年底就新農業政策諮詢公眾,提出設立農業園,至去年7月諮詢北區區議會,才確定農業園選址古洞南蕉徑,面積約80公頃,當中約11公頃為首期,其中約8.6公頃屬私人土地。有農戶表示,為興建通往農業園的行車路,約三分之一農田受影響,又擔心農業園租金高昂,難以負擔,批評農業園建成前,「已逼死小農戶」。
去年兩度諮詢北區區議會
翻查紀錄,政府去年未有就農業園的設計及營運,提交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討論,但先後於7月及10月兩度諮詢北區區議會,交代農業園首期的規劃構思,例如將劃分為3個園區,作傳統耕作、花卉種植、現代化高科技耕種;園內會興建一條「雙線不分隔行車道」,連接園區內配套設施及道路,以及設置訪客中心,向公眾展示有關農業的資料,同時可供農友展銷其農產品。
劃分3園區 設訪客中心
至於設立農業園目的,包括協助培育農業科技和管理現代化農場方面的知識,並促進知識轉移,從而提升生產力;試用新的耕作方法商業生產,可起示範作用;接收因政府的土地發展計劃而需覓地復耕的合資格農民。
於蕉徑務農的譚偉文,今年48歲,於當地居住47年,農田佔地3.5萬方呎,種植蔬菜供應本地市場。他說現時耕種的農地早年已被發展商收購,再委託管理公司租予當地農戶。
農戶:去年11月方知建路狴
譚偉文表示,政府稱已就農業園計劃諮詢區議會及持份者,惟當地農戶於去年11月政府就道路工程刊憲時,才得悉新路會摧毀他們經營多年的農地。他估計約三分之一農田受影響,加上施工期間沙塵滾滾,料運作大受影響。譚稱政府收回土地建立農業園再租予農戶,擔心租金大幅上升,只有財團才有力承租,變相引入大企業,小農戶難以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