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早前太極大師被MMA(綜合格鬥)選手秒殺(圖2),引來武術家一起叫板雪恥。這個畫面似曾相識:前年散打冠軍KO詠春高手,同樣招來專家及愛好者爭辯。但重套路的武術與重實戰的格鬥本就不應直接比較,為何專家總愛樂此不疲為武術正名?
技藝重技更重德 養成優越感
或許大家更熟悉的類似場景,是去年人工智能圍棋程式Alpha Go戰勝世界冠軍李世(圖文)後,不少中國棋手出來叫板。原因一如舊時功夫片的標準情節:外來挑戰者擊潰傳統技藝的高手,動搖了傳統價值體系,要靠大師出手重振聲威。因為與重視技藝的外來者不同,中國傳統強調身心齊修,重視道德關懷比單純磨練技術更能成為強者,因而「仁者無敵」的大師必然優於逞武的挑戰者,電影世界便是如此。
譬如武術,最重要的不是武藝,而是俠義精神。從「俠」的變遷可見一斑:唐以前的「俠」多指違禁逞武,但在「止戈為武」的道統下,「俠」慢慢變成除暴安良,維護和平才是武力的最高境界。明清俠義小說、當代武俠小說乃至黃飛鴻、李小龍等功夫片便常強調邪不勝正、為國為民而大盛於民間,正是「武德」的體現。當然能如此深化至精神探求,也源於古中國的強盛令各種技藝在長期實踐媯o展爛熟,可互相補足而理論上近乎無敵。
就算近代在西方槍炮蹂躪下,武術變成「不實用」之物,這種長年沉澱的優越感還是未受威脅。例如洋務運動「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實際只學習了西方皮毛的科技與設備,清人普遍認為西方武力只是物質文明的產物,無法與中國的精神文明相提並論,最終在優越感與不斷戰敗的落差下,便極端仇外而引發無厘頭的義和團事件。這正是胡適、魯迅等新文化健將大力反對「吃人的禮教」、希望破除中國人的「精神勝利」之因。
武術變民族符號 敗陣成文化危機
當然這種優越感的積極一面是,「武德」等傳統精神仍能傳承至今,讓我們可直接窺探傳統文化精粹;但從近年《霍元甲》、《葉問》等功夫片多以近代中國為背景看來,似乎有點變味——太強調「民族自強」。這自然與現時中國形勢有關:正如習近平說中國是「沉睡醒來的文明獅子」,中國人眼中的「崛起」是文明古國的再興,傳統技藝正是象徵——近年功夫片便例有拳腳戰勝外國人的情節。正因成了文化符號,當武術家敗給外國技擊,才會引起軒然大波,彷彿戰敗就等於文化被否定。
但誠如很多專家所言,武術早已離地:在技擊運動競技化的現代,武術家沒興趣登上「急功近利」的擂台,實戰自然不如新式搏擊。問題是若真的繼承傳統重視身心修練,為何他們又會對武術敗於新式搏擊耿耿於懷?
■文化解碼
武舉最重要的不是武藝?
就如文人以進士科入仕,武夫考武舉鯉躍龍門看似理所當然,周星馳電影《武狀元蘇乞兒》的故事就是如此;但事實上武舉地位不高, 考中者多只能由小官做起,甚至有些朝代武藝並非武舉的核心。例如邊患嚴重的宋明兩代追求將帥之才,既考武藝亦考「策論」(兵書應對),但武藝考核門檻不算太高,最終釐定高下的關鍵反而是文墨。正因如此,宋明有不少失意文人轉考武舉來入仕,南宋便屢有武進士拒絕從軍;而武舉依賴筆試亦易流於紙上談兵,難以選出將才。事實上這兩代像俞大猷那樣以武舉出身的名將不多,反之家喻戶曉的狄青、岳飛、戚繼光皆是早年從軍。
圖:資料圖片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語文同樂 2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