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放大
 
上月初,山西一間書城職員表示,《人民的名義》原著小說上架僅半小時便銷售一空。
放大
 

其他新聞
博看世界:採聲人 說故事
生活文學?沉冤待雪:香港報告文學
閱讀篇章:我的心中 住茪@頭大象
動物圖鑑:香港人的大象
字花消息:字花十年選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潮看中化:反腐神劇 是貼地還是離地?

【明報專訊】打茪炡g腐旗號的內地劇《人民的名義》打破近10年收視紀錄,無偶像加持卻吸引年輕人追捧,被喻為最新「神劇」。不少評論認為原因在於勾勒官場生態及貼近現實,但背後或許還有一層文化肌理:這類題材在中國司空見慣。

古代官民脫節 官紳小說成出氣口

在重視關係及階級的古中國,官場一直是重要寫作題材,正史本身就是政治生態的著述,民間作品亦離不開政壇——早在唐代已不乏《枕中記》、《徐玄之》等具政治諷刺意味的傳奇,小說發達的明清既盛行《包公案》、《施公案》等強調清廉的公案小說,「三言二拍」等人情小說亦常描寫貪官逼害百姓,更出現《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等專諷官紳的作品。

這類題材在時代推移下愈來愈盛,並非偶然。雖然傳統社會有蚢麍F治清明的永恆期盼,但在人治結構下奸佞之臣歷代不缺,官民每每脫節,而明清正是終極形態:君主極權失去制衡令朝政長期敗壞,科舉壅塞閉塞導致官紳封閉及特權化,上下層矛盾嚴重,逐漸興起的大眾文化便成為百姓的出氣口。近年反貪成為社會熱話乃至《人民的名義》火紅,背景也有相通之處:劇中說現時官場「一把手」幾乎擁有絕對權力,連小小公安分局長為報私仇也可亂抓人羅織罪名,不脫極權色彩;農民出身的官員「窮怕了」而貪污,百姓也認為無官不貪,亦顯示階級衝突無異古代。

大眾作品正邪分明 依舊訴諸人治

正因為民出氣,大眾作品主調常常圍繞正邪對立,甚至過度美化或醜化角色。譬如《三國演義》把曹操塑造成大奸大惡,卻不提其令中原回歸安定的治績,相反劉備被美化得近乎虛偽;戚繼光在戲曲小說中是英雄典範,愛討好上司的一面卻常被抹去。官方評為「引爆正能量」的《人民的名義》也是如此,角色性格雖豐但善惡分野明顯,縱是本被推上賊船、正邪莫辨的主角恩師,最後還是被視作貪腐團伙主要人物之一而重判。

因而《人民的名義》解決衝突的關鍵,也與傳統故事相同:不是靠世故和事老,而是獲得權力的「聖人」。但這正顯示人治無從改變:不僅故事背景是省的新「一把手」銳意革除上任留下的腐敗問題而激起種種對抗,主角被誣陷時也是被正直的上級力保而得以翻身,反映政治清明仍是靠掌權者賢明,停留在由上而下的管治,當掌權者不理會民意,官員依舊失去制衡,百姓只能任由宰割。

那麼把香港寫成奸人逃難及操盤之地的《人民的名義》能播出,牽涉九七回歸及貪腐的《樹大招風》卻遭內地禁播,就不難理解了:「政治敏感」的尺度,還是官府說了算。

■文化解碼

劇中女性地位爭議

雖被譽為神劇,《人民的名義》的女性角色卻引起不少爭議,甚至惹來婦女組織舉報——因為劇中「官太」多停留在男性的從屬位置,不僅把嫁個好丈夫視為幸福指標,還要忍耐丈夫養小三,被認為觀念過時。我倒認為這是50歲以上掌權階層的觀念反映,譬如社會上外母愛要求有「一動不動」(車與樓)才嫁女,而有所謂「丈母娘經濟」;政治上女高官比例偏低,現時地方「一把手」省委書記全是男性,中共最高決策層「中央政治局常委」更從未出現女性。反而劇中以主角為代表的較年輕階層,男女地位則頗平等,反映年齡層觀念的鴻溝。

圖:中新社、網上圖片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語文同樂 第254期]

 
 
今日相關新聞
潮看中化:反腐神劇 是貼地還是離地?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