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海上垃圾問題嚴重,堆填區每日平均接收45公噸海上垃圾,約等於3架雙層巴士重量。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到歐洲考察,發現多國近年積極推動分類回收海上垃圾,並循環再造成各種產品,認為香港可參考;另該組織會與香港仔魚市場合作,試驗較堅F的塑膠海鮮盒(圖),代替易碎的發泡膠箱,降低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環署﹕海上垃圾難回收
環保署表示,過去5年,政府部門每年收集的海上垃圾,由1.5萬公噸增至1.64萬公噸,升幅9.3%,平均每日45公噸,約佔堆填區接收都市固體廢物的0.4%。發言人指出,海岸清潔跨部工作小組自2012年11月成立以來,除了協調部門應對海上垃圾問題,亦已制定策略,包括從源頭減少產生廢物、減少垃圾進入海洋,以及清理海上垃圾,但未有統計海上垃圾的回收率。發言人指出,海上垃圾多被海水侵蝕及污染,通常無法回收。
不易碎裂易打撈
本月初獲環保組織Waste Free Oceans邀請到歐洲考察海洋垃圾問題的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海洋)楊松穎表示,歐洲各地近年致力推動「Closing the Loop」理念,建立整套收集及循環回收海洋垃圾的系統,可改善海洋環境,資源亦得以循環再造。
楊松穎指出,港府每日清理大量海洋垃圾,大部分是各種塑膠,外國經驗顯示可回收及循環再造成各種產品,惟本港無回收機制,收集的海洋垃圾都棄置於堆填區。
他說,發泡膠魚箱及其碎片漂滿海洋和在岸上堆積的問題長期困擾香港,破壞海洋環境,故基金會計劃從英國引入20個聚丙烯魚箱,試驗取代傳統發泡膠箱。這些魚箱每個可盛載10公斤海鮮,不易碎裂,即使墮海亦較易打撈,減少污染海洋,惟盒蓋及底部只有3、4毫米厚,故需要試驗盛載較重物品會否變形。
歐洲補貼漁民 撈垃圾分類
回收系統方面,現時英國、荷蘭、西班牙及瑞典等地推行的Fishing for Litter計劃可供香港借鏡,漁民捕魚期間撈到的垃圾,會運返港口分類,參加計劃的漁民會獲得額外補貼;這些國家亦會在港口設置分類回收桶,而經妥善分類的物料,則循環再造成各種產品如衣服、膠樽甚至是公園長_。
為鼓勵企業重用回收物料,德國推行「綠點」(Green Dot)認證制度,企業以循環再造物料製造產品,可以在包裝袋印上「綠點」標籤,為消費者提供多一個選擇。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