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2015年世界盃外圍賽,香港隊和中國隊大戰,令全城陷入熾熱的運動氣氛中。
放大
 
財政司長曾俊華
放大
 
體育專員楊德強
放大
 
行政長官梁振英
放大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
放大
 

其他新聞
人物X概念﹕「另類」詞人周耀輝.周耀輝X自主
思辯能力﹕活用概念 踢走沮喪
實戰錦囊﹕單元四必讀議題及概念
畢業出路﹕白衣天使唔易做
試題拆解﹕立法難消除性傾向歧視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觀點與角度﹕運動產業 零經濟貢獻?

【明報專訊】英超足球隊李斯特城奪冠,財政司長曾俊華稱「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正是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香港本色」,更撰文指運動產業帶來經濟效益。香港推動運動產業多年,特首梁振英曾指運動界「沒有任何經濟貢獻」,究竟運動對本地有何貢獻?本地運動資源又是否足夠?

事件背景

今季英格蘭超級聯賽冠軍由季初一直被看淡的李斯特城(Leicester City)奪得,為球隊創會132年首次奪得頂級聯賽錦標。奪冠後,優秀成績令球隊及球員人氣急升,甚至帶動所在城市經濟,如球迷搶購球衣、不少國外旅客更希望到當地旅遊感受氣氛。

在本地,2015年世界盃外圍賽中,香港隊和中國隊對賽令更多香港人支持本土運動發展,近年本地運動員在世界賽事中屢獲佳績,也重新帶起本地運動產業的討論。2014年,特首梁振英會見傳媒時,為提名委員會制度護航。他稱,提委會需要均衡參與,並舉例指無論佔本港經濟來源16%的金融界,還是體育界、宗教界這些「沒有任何經濟貢獻」的界別,亦可以參與提名,引發爭議。

■評論節錄

◆運動產業帶動經濟效益?

財政司長曾俊華:

運動具巨大經濟效益

曾俊華在網誌撰文〈體育經濟學〉指出:「在很多海外地區,體育運動都是一門大生意,相關的產業鏈非常龐大,除了運動員本身吸金力強大,整條產業鏈也能帶動廣告宣傳、賽事統籌、體育用品,甚至飲食、旅遊、酒店等等,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解讀

曾俊華在網誌撰文指出,體育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economic benefits)。他引外國例子作正面例證,指出英超聯在一個球季中,英超球隊的總收入就高達破紀錄的34億鎊(約377億港元),稅前盈利也達到13億港元;據英國媒體報道,估計奪冠的李斯特城從賽事獎金、門票收益、廣告贊助以及下季參與歐洲賽事的出場費等,可以得到1.5億鎊(16.6億港元)收入,並以此引申出香港同樣有潛質(potential)以運動作為經濟產業之一。

立法會議員馬逢國指出,香港旅遊發展局在2011年做的顧問研究顯示,2011年超過2萬名海外旅客專程來港,參與七人欖球賽事,為香港帶來直接經濟收益接近2.8億元。香港應推動體育產業內不同的領域,例如體育用品、場地營運、活動籌劃等發展。

曾俊華以本地拳手、「神奇小子」曹星如作例子指出,在拳館中,有不少人因為曹星如而慕名學拳,反映知名運動員可帶動商機,當中可以包括比賽的商業贊助、商品營銷、電視轉播權等。他舉例提出,在本地舉辦的國際七人欖球賽和高爾夫球公開賽等項目,過往吸引不少本地觀眾和海外旅客,為香港的旅遊、酒店、餐飲和零售等行業帶來可觀的收益。

他說,香港對比外國市場價值(market value)相對小,體育賽事基於觀眾群較小,較難產生可觀的商業效益,成為了體育產業發展的瓶頸。不過,他認為香港可從小規模開始,將體育發展成一個可持續(sustainable)的商業模式,而他認為最重要的起點,就是本地要培養優秀的運動員。

◆政府投放體育資源是否足夠?

角度1:提升運動員質素

《立法會秘書處擬備的背景資料簡介 推動體育發展》的文件(2010年1月8日):

資助精英 增奪標機會

文件提及:「資助精英體育方面,其目的是透過把資源集中於有潛質或已有卓越成績的體育項目,或在某些項目有出色表現的個別運動員身上,以提高香港運動員在國際體育賽事中奪標的機會。」

港隊足球教練金判坤:

商業資金成發展關鍵

金判坤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如果我們無法從商業方面取得強力資金,很難發展足球」。他指本地足球場地設施、訓練及資金等均不足。對於球員而言,最重要的是能有足夠訓練,但至今港隊仍欠缺訓練場地,難以增加訓練次數,從而令球員難以提升水平。

˙解讀

《2016施政報告》提及,「政府將制定退役運動員就業計劃,資助及鼓勵學校及體育總會聘用退役運動員,為他們的職涯規劃及日後發展打好基礎,同時協助學校和體育總會推廣體育和培養人才」。不過,有球隊教練認為政府為香港運動發展投放的資源(resources)仍未足夠,尤其在提高運動員質素(quality)的資源上。

香港奉行精英運動員制度,自2012年起,政府成立70億元「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向香港體育學院提供財政資源,為運動員提供更全面的支援。

精英項目以4年為一周期,每項每年最多可獲政府撥款500萬元。政府會根據「精英資助」評核計劃準則,如在國際邀請賽、亞洲錦標賽等大型賽事的成績,每2年(於奧運會及亞運會後)檢視各運動項目,以辨認到達國際水平的項目,提供支援。自基金成立以來,全職運動員數量上升六成。

不過,由於運動項目必須在國際比賽交出成績,才能獲得政府資助,受惠的集中於個別項目及運動員,部分項目即使有龐大群眾參與基礎,例如足球,由於交不出成績,資助便很有限,不少二三線運動員因缺乏支援而放棄運動生涯。

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港隊滑冰代表呂品韜,控訴港協暨奧委會以港隊名單已滿為由拒絕安排隊醫,更受到隨團官員冷待,引發精英運動制度有所不足的爭議。在體育精英化框架下,被評為最高級別的精英運動員可以享用體育學院一流訓練設施;非精英運動員則在幾乎沒有資助和配套下練習,有部分運動員更需自掏腰包出埠比賽。

港隊足球教練金判坤認為,專業運動需要大量投資,體育發展不應只靠政府投入,也可適當引入商界參與,否則很難發展足球。

◆角度2:設立「體育運動專員」=「發展驉v體育?

行政長官梁振英:

專員統籌協調體育工作

梁振英在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政綱寫道:「設立『體育運動專員』,委任熟悉體育運動人士出任,檢討並完善現行體育管理架構,推動體育運動的全面發展」;在《2016施政報告》指出:「我決定落實政綱建議,委派民政事務局負責體育政策的副秘書長擔任『體育專員』,統籌及協調跨局或跨部門的體育工作。」

運動公社:

政策無意義 缺檢討體育管理架構

運動公社撰文〈梁振英施政報告設體育專員 找數找一半!〉指出,運動專員未等同政府在運動工作上作出貢獻,因為原本的體育專員職務是檢討並完善體育管理架構,是為體育政策提供方向的職位;但現時工作淪為「統籌及協調跨局或跨部門的體育工作」,而被委任為體育專員的楊德強本身負責運動相關的工作,所以認為政府沒有增加資源,政府這項工作可謂毫無意義。

體育專員楊德強:

更名後職位角色更清楚

楊德強承認職能上「不敢說能比以前做多或做少」,但相信能向公眾展示政府重視體育發展,而更名後職位角色亦更清楚。他指出自己未來的主要工作包括推動發展啟德體育園區、檢討體育政策方針。

˙解讀

梁振英在競選承諾中提到要發展體育,並在這屆政府中進一步推動體育「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三大發展方向。不過,其決心備受質疑——2014年,他出席仁川亞洲殘疾人運動會香港代表團體返港歡迎儀式後,發表「有一些界別它沒有任何經濟貢獻,譬如說宗教或者體育,它在我們的選舉制度當中亦有參與,這使得我們是均衡參與」,引發連串爭議。

運動公社認為,梁振英設立運動專員是刻意兌現競選承諾,但事實上只是將原來的資源調配,對本地運動發展無甚幫助。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委員胡志偉也認為,要推普及運動,政府應徹底改變現時康文署對運動的管理文化,各部門要互相整合、配合才能普及運動,而不是單靠一個「專員」工作。

◆角度3:運動設施未達國際標準?

行政長官梁振英:

高質素設施 提升國際大都會地位

2015年,梁振英出席香港體育學院重新發展後的開幕典禮時表示,政府不斷增加及優化體育設施,包括興建啟德體育園區。他認為,體育園區設有高質素的體育設施,除可舉辦大型國際賽事和增加公共體育設施外,還可提供辦公及商用空間、休憩用地和公園設施,有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地位。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

缺專用場地 擱置辦大型國際賽

馬逢國撰文〈體育盛事乏硬件 何來軟實力〉稱:「不止一個體育總會曾跟我反映,由於缺乏大型的體育專用場地,令他們無奈擱置在港舉辦大型國際賽事。」

˙解讀

《2016施政報告》提及,啟德體育園區的詳細籌劃工作已於2015年8月展開,預期於2016年完成。政府打算興建體育園區以配合體育盛事化目標,不過本地運動設施,常引來未達國際標準的爭議。馬逢國指出,政府推行體育盛事化,但本地沒有專用的場地、場地不合標準,甚至有合適的場地,但場館都會用作「更賺錢」的用途,如香港體育館(簡稱紅館)常用作演唱會用途,令本地硬件上未能配合政府所提出的「盛事化」政策。

前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也指出,近年大型體育盛事的主辦機構紛紛把賽事移到亞洲城市舉行,香港以開放自由的環境和暢順方便的交通,是受各方青睞的,不過香港現有的體育場地不能滿足國際大型賽事的要求。

香港大球場是本地最大的戶外多用途康體場地,不過上一次重建已是1994年,設計大多未符合今日需求。場內空間不足,2014年國際七人欖球賽的參賽隊伍更要共享隊室,香港欖球總會需向鄰近學校借用班房,滿足各球隊隊室需要。球場內的草地質素欠佳,2013年7月因連場暴雨,大球場草地變成爛地,3支英超球隊及南華出戰的巴克萊亞洲錦標賽初賽,草地被泥濘雨水淹沒,成為國際笑柄。

 
 
今日相關新聞
觀點與角度﹕運動產業 零經濟貢獻?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