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放大
 
放大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韓文化高官﹕政府引導化危為機 免蹈香港覆轍
政府設專科打翻版 互聯網利大於弊
中大學者鍾樂偉﹕港滿足內地市場失鬥志
亞視發9月薪金
台製「知心包」 涉劣質油回收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李英愛﹕民主締韓流盛世

【明報專訊】韓國創意工業近10年爆炸式成長,參與締造「韓潮」神話的「大長今」李英愛,接受明報獨家專訪時分析,韓國1990年代開始的民主化,打破專制禁忌,釋放的創造力令韓潮橫掃亞洲。

李英愛以演員身分舉例,在韓國審查嚴苛的時期,女演員甚至不能穿著無袖衫演出,民間表達慾和創作慾更備受壓抑。至民選政府廢除審查制度,社會爭議、政治敏感的議題都能作為題材討論,文化創意迸發。大大拓寬了的市場吸引了更多投資,如此良性循環,終成就當今「韓潮盛世」。

「韓國的文化發展緊跟韓國的政治歷程,由1960年代、70年代、80年代……這樣一步步,逐漸由禁閉走向開放,終於有了今日的繁榮。」上月底一個晴朗上午,在韓國藝人明星匯聚的江南區一間攝影棚內,李英愛與記者面對面傾談,娓娓道來,為香港讀者解答眾說紛紜的「韓國流行文化興盛之謎」。

審查年代 容不下無袖衫

李英愛出道於韓國流行文化剛剛興起的1991年,其後主演的劇集《大長今》、電影《親切的金子》等角色深入人心,從此成為韓國「國寶級」藝人。不但如此,她還連續攻讀了演藝方面的碩士、博士學位,研究韓國流行文化對全球的影響。她可以說是韓潮在近20年間迅速騰飛歷程中,最具專業權威的見證者。

昔日的韓國是如何禁錮創意的?李英愛以演員的角度舉例說明﹕「例如,某些電視劇、電影場景堙A我要釋放感情發揮演技,若能穿著無袖的吊帶衫,便可以達至理想的表現效果,一件衣服簡直勝過10句台詞。」李英愛一邊用手比劃一邊說,「但在審查嚴格的時代,影視作品中不能出現無袖吊帶衫,我就無法自如發揮演技。」

韓國在民主開放前,有極嚴苛的文化審查制度,以電影業為例,若觸犯類似上述「禁忌」,就不能上映。演員穿著尚屬細節,遑論涉及社會議題、政治敏感話題的內容限制。然而至90年代,民主派總統金大中最終確立《電影振興法》,推翻沿用數十年的內容審查制度,改用相對寬鬆許多的分級制度。

90年代民主派總統推翻審查

「分級制度確立後,即使以前被歸為『不能上映』的電影,也能在限制級影院播出,入場門檻都由18歲降至15歲。對藝人來說,突然多出一大批觀眾能看到你的作品,市場變大了,有爭議的社會議題,甚至敏感的政治題材都能開拍,這麼一來,公司、財團的投資就更多了,藝人的表演也更加放得開,如此良性循環,整個文化產業便逐漸興盛起來。」李英愛如是說。

1960年代至80年代間,韓國經歷黑暗的獨裁統治時期,民眾的言論表達和創作自由都受到嚴重禁錮,韓國人堅持抗爭,做出巨大犧牲,最後成功完成社會的民主化轉型。李英愛認為,今天韓國的文化繁榮,便是以昔日的民主抗爭為基石﹕「掌權者想收緊言論、加強審查,而民間則渴望表達,想要爆發。後來民主化運動應運而生,抗爭多年最終衝破禁錮,民間那些被壓抑多年的文化、藝術表達欲求,便一下子噴薄而出,衍生出多樣性的文化。最近有不少大受好評的電影電視、音樂,都是以韓國民主化歷程為背景創作的。」

韓流如混合色 不憂衰退

至於韓國政府時時警惕的「韓潮退熱」,李英愛笑言不擔心,「我早在《大長今》成功之後就思考過這個問題,這股『韓潮』能流行多久呢?但這幾年,我發現無論是電影、K-pop,還是電視綜藝節目,都在不斷給我驚喜,總是能做出讓觀眾看不膩的作品」。她又以顏色比喻,如中國文化容易被人「標籤化」為紅色,韓國文化則像一種獨特的混合色,會演變創造出層出不窮的色彩出來,不會過時。

明報記者 陸 文

■李英愛:民主創韓流http://link.mingpao.com/18804.htm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今日相關新聞
李英愛﹕民主締韓流盛世
看港產片成長 仰慕林青霞張國榮
不斷進修 再讀博士研韓流
擬明年復出 再演韓國傳奇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