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沙中線挖出第二個方井後,古蹟辦邀港大學者潘新華到現場觀察。他稱兩個方井均採花崗岩物料及同一方法建成。(李紹昌攝)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圖片證高鐵站兩年前現石層
機管局研8號風球航班全取消
佔中候選方案 「幫港」何濼生入圍
何﹕政改不通過 香港會亂
朱耀明:佔中不怕威嚇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學者﹕6井均保存最理想

【明報專訊】沙中線工程至今掘出最少6個宋元以至晚清時期的井,惟只有兩個方井暫仍獲「保留」,4個圓井已經「消失」。圓井和方井有何不同之處?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副系主任兼首席講師潘新華解釋,所有古井大多先挖走泥土然後逐層興建,圓井多以一塊塊石頭堆砌,再以泥與灰水黏好,但方井則要有預製「Z」形組件,儼如「俄羅斯方塊」,要先製作好框架,才逐層放入泥層「裝好」,甚至再加上井台,由於工序較多,這亦可意味能興建方井的民居屬較富有。

方井需預製組件 或屬富戶

潘新華一直研究本港石礦業與基建發展,今次沙中線挖出第二個方井後,古蹟辦主動邀請他到現場觀察。他說,自己未有看過第一個宋代方井(即早前獲准原址保留的宋井)實物,但從資料顯示,首個發掘的宋代方井有井台、手工精美,而第二輪(即最近)掘出的第二口井,雖沒井台,但手工和材料類同,都是以花崗岩製作,約30米深、10層石、井口60厘米寬,笑言不排除「是同一個師傅製作」。

他說,方井過去在南方地區很罕見,估計是由於力學上,圓井在泥土壓迫時較能夠受壓,亦可「慳工夫」少挖泥土,但方井要預製不同的「Z」形花崗岩,「環環相扣」後才放入泥土,再每層裝上(見圖),工序較繁複,而兩個方井均以花崗岩建造,較「貴格」。他說,他看的第二口井,內堛漸萓]為泥土壓力輕微變形,令整個井看起來「歪歪的」,此井亦無井台,但不代表不值得保留,「對歷史和工程界都是特別的發現」。

6井證明該地有較大聚落

潘新華說,此井目前底部仍有井水,而在沙中線工程發現6口井,證明該處會有一個較大聚落,最理想是將6個井均保存作研究。據知,今次除了掘出新方井,更有估計是盛載井水的器皿。

潘又指出,雖然早前有學者認為首個宋井與《清明上河圖》中的井相似,但他研究後,發現《清明上河圖》中雖然有「方井口」,但內部其實是「圓井」,南丫島有類似古井,但圖中的井與沙中線發現的兩口方井,並非完全一樣。

 
 
今日相關新聞
4古井200遺址被
學者﹕6井均保存最理想
稱古諮會不獲諮詢 成員批不尊重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