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九龍塘前李惠利地皮南面用地早前被剔出賣地計劃,並研究改劃作特殊教育用途。城規會今日審議地皮申請,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慨嘆,自己與政府官員並非老友,一直沒渠道就李惠利事件與政府溝通。陳新滋身兼全國政協委員,本身在北京出席兩會,會返港於今日率領40人團隊親赴城規會游說,強調將該地皮撥予浸大發展亦屬全社會的發展,並非只由浸大「袋落袋」。 無渠道向政府反映 曾經聲言若爭取地皮失敗會辭職的陳新滋,在北京接受本報訪問時稱,歡迎政府將地皮剔出賣地表。他又直言自己在事件上亦有做得「唔叻」的地方:「如果我同佢](政府官員)個個老友,就好易搞掂,但我唔係。根本無渠道可以反映。」他認為若能與政府坐下來商討便會容易解決,但政府並沒找學校商談,而他亦用了各種渠道都未能與政府溝通,認為可以改善。他希望政府日後有任何想法,都可與浸大商談。 陳新滋表示,今日將發起30至40人的團隊,解釋浸大欲得地皮的原因,陳本人、前校長謝志偉及吳清輝、歷屆校董會主席、校友會等都會派員出席。至於校友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有需要亦會出席。 對於政府有意將李惠利用途改作特殊教育,陳新滋認為該地皮最適合給予浸大發展,又說政府可考慮的地方有很多,如不少被殺校的校舍。他說浸大現時的土地不夠用,相較其他院校細,早前只能將現有地方加工,又批評政府按學生數目計算校舍應有面積並不合理,「無理由3萬學生的學校要比3000學生的大10倍!」,批評政府「鍾意點講就拎一條道理出來」。 指浸大非「乜都想要」 陳新滋說,浸大發展李惠利地皮,有意建3座建築物,包括一座學生宿舍、一座中醫教學醫院、一座全人教育中心,會提供空地用作休憩以及讓各地學生交流等。他說浸大並非「乜都想要」,教育發展屬全社會的事,如中醫中藥發展對下一代很重要,若無教學醫院則有困難。他說早前已將建議書交給政府,希望政府可考慮。 明報記者 何曉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