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減少熱量攝取是減重的不二法則。一篇研究報告,證實適當限制熱量攝取,有助於延緩老化相關疾病的發生,並延長壽命,習慣大吃大喝的民眾可要有所警惕了。
Main:美國國立威斯康辛靈長類研究中心(Wisconsin National Primate Research Center)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花了20年的時間,追蹤卡路里限制對恆河獼猴的影響。加入研究的猴子有30隻母猴與46隻公猴,全是7至14歲的成年猴。
猴子節食 活得更好
研究組的猴子每個月減少10%的食量,以3個月的時間,達到減少30%食量的目標。結果發現,研究組的猴子與未限制飲食的對照組猴子相比,毛髮較為亮麗濃密,外表的確比較年輕。至於壽命的延長與延緩老化相關疾病的發生,研究組與對照組也有明顯的差異。
研究結束時,對照組有37%因老化相關疾病死亡,是研究組13%死亡率的3倍之多。
除了死亡率有顯著差別外,研究也發現,限制卡路里可以延緩老化相關疾病的發生,特別是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腦部萎縮。
研究發現,限制卡路里得以改善醣類代謝的平衡,預防糖尿病。38隻對照組的猴子在研究截止時有5隻得到糖尿病,11隻血糖異常。38隻研究組的猴子,即使研究之初部分患有醣類代謝異常,在經過卡路里攝取後,研究截止時沒有任何一隻罹患糖尿病或是血糖異常。
此外,研究組的腫瘤發生率只有對照組的50%,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是對照組的50%。
隨著老化,人類的腦部會萎縮,但這個機制在小哺乳類動物的研究上並不清楚,而在這項研究卻發現,年紀增長會使前葉與顳葉萎縮,但從影像可看出,研究組的皮質下區域體積比對照組大,腦部萎縮較少。
外觀與生理 都變年輕
分析兩組的情形發現,對照組產生與老化相關疾病的機率是研究組的3倍。換言之,限制卡路里的攝取不但可以維持外觀的年輕,也可維持生理的年輕。
1935年第一篇針對嚙齒類動物的研究即發現,卡路里限制(非營養不良)可以延長壽命,並延緩老化相關疾病。而從1990年代開始,卡路里限制更成為延緩老化機制相關研究的模式。
提供藥物研發新方向
這項新的研究證實,對靈長類或人類而言,限制卡路里的攝取對於延緩老化所造成的疾病,或是延長壽命都有相當的助益。熱量的平衡和新陳代謝的改變,可能是限制卡路里後得以延長壽命的主要原因。細胞上的受體,接受到外界刺激後,會產生一些訊息傳遞分子,進一步刺激細胞核,釋放出蛋白質。限制卡路里後,可能會改變訊息傳遞分子的產生,影響蛋白質的釋放,在延長壽命與老化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已有藥廠針對細胞傳遞分子進行相關的藥物研發,這項研究結果更強化藥物的研究方向。
維持理想體重 有益健康
研究證實,在猴子身上限制飲食,對延緩老化疾病與降低死亡率有助益,雖然目前並沒有針對人類實施限制卡路里的長期追蹤研究報告,但很多減重相關研究中已證實,維持標準體重對健康則是有助益的,而飲食控制在減重的過程中佔了很重要的部分。
肥胖已證實會增加中風、呼吸系統、心血管、肌肉骨骼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膽囊結石、生殖荷爾蒙異常、高尿酸等等。有研究顯示,只要減輕5%至10%的體重,即可降低20%的死亡率,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只要減少1公斤的體重,就可延長3至4個月的壽命。
成人每天由食物中攝取的熱量,男性約在2000至3500大卡,女性則是1600至2400大卡,但只要每天少吃100大卡,1年約可減少5公斤,若1天少吃1000大卡,1星期就可減少1公斤。
過瘦易引發骨鬆、骨折
在這項研究中,猴子是以每個月減少10%的速度減少卡路里的攝取,最後達到減少30%的目標,對於人類而言,目前並沒有減少卡路里攝取比例的研究建議,但10%至30%的比例應該是可被接受的。
如果民眾覺得卡路里的計算很複雜,也有一個簡單方式可供參考。每餐只吃7分飽,而且儘量挑選熱量較低的食物。
雖然各項減重的研究已發現,減重有助健康,而最近這項刊登在科學期刊的報告更證實,減少卡路里的攝取有助延緩老化相關疾病並延長壽命,但這絕不代表「瘦」=「健康」。過瘦也可能會有骨質疏鬆或是骨折的問題,若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已低於標準值18.5,不宜再減少卡路里的攝取。此外,若有糖尿病服藥控制中、或有胰島素瘤等代謝疾病,減少卡路里攝取時也要格外小心,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
空腹開車
危害堪比酒駕
不少汽車品牌的中國官方微博都在轉播一條友情提示。據稱空腹開車堪比「酒駕」。這個是真的嗎?這則微博介紹,因為空腹開車可能會出現心慌、四肢無力、困倦等症狀,影響行車安全。所以,建議大家注意餐飲調節、有度有量。
醫師表示,寒冷的冬季人體能量需求增加,空腹開車,如果能量長時間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出現低血糖的症狀,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比如雙手不自主地發抖、出汗、易怒、急躁、心動過速、焦慮、頭暈、饑餓、缺乏協調、視力模糊、妄想甚至失去知覺,這種條件下開車顯然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其危害不亞於酒駕。
那麼,是不是吃飽喝足再開車比較好呢?對此,醫師也給出了提醒。吃得過多時,大量血液會供給腸胃#明消化,易導致腦部供血不足,產生倦意,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也不適宜開車。最好在飽餐後休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再開車。
-------------------------------------
男人工作時間越長
妻子越健康
美國達拉斯的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和印第安那州立大學(Indiana University)研究者發現,男人工作的時間越長,他的妻子就會越健康。主要原因是男性工作的時間越長,收入可能更高,因此他的配偶可以享受更好的健康情況。而且,如果男子的妻子也在做全職工作,就會有最好的健康水準。
德州大學的研究主要為了確定男女的工作時間對他們的配偶健康的影響。研究結果還顯示,如果男性工作時間長,但他的妻子每天的工作時間很短,或者呆在家裡做「全職主婦」,女方的健康水準將不如那些在上班的女性。而當女性工作太長時間、加班太多,她們的丈夫的健康通常會出現問題。
德州大學博士希比爾‧克萊納女士(Dr Sibyl Kleiner)和印第安那州立大學博士伊莉莎‧K‧帕瓦爾科女士(Dr. Eliza K. Pavalko)調查了夫妻雙方的工作對配偶帶來影響的三大因素,包括工作收入、壓力和鍛煉時間。他們在調查物件38歲時採集其配偶的工作時間資料,等受測者年滿40歲時將接受體檢確定健康資料,科學家運用相關方程計算後得出了上述結論。
克萊納博士介紹說:「當很多研究都試圖研究工作和健康之間許多橫截面的聯繫時,他們都只抓住了一個點。例如有些研究雖然也以工作時間為研究主題,卻只限於某一種職業,像護士或者公務員之類。我們的研究的其中一個優勢就是這是全國性、有代表性的,而且跨越了一定的時期。」
「當我們通過測試尋找為什麼女性工作時間長不利丈夫健康時,結果似乎顯示這會導致其丈夫的運動時間,比那些妻子每周只上40小時班(正常5天8小時工作制)的男人少得多。但我們沒有發現女性可以通過加班增加收入而讓丈夫變得更健康,因為雖然大部分妻子也在做全職的工作,通常她們的收入都比丈夫少。我想,如果在收入上能夠更男女平等的話,或許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不同的家庭健康體系。」
希比爾‧克萊納博士則解釋道:「工作者並不是獨立的單位,那麼,你的工作是否並不僅影響你自己,還有你的其他家庭成員?我們發現,如果丈夫每天上班時間特別長,能讓他們的妻子處於最好的健康水準。當我們試圖尋找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時,發現主要可能是由於丈夫的收入可能帶來看似較小、實際卻很顯著的區別。」
-------------------------------
睿智的人
更懂感恩
聰明的人更懂得感恩。奧地利克拉根福阿爾卑斯—亞德里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智慧與感恩密切相關,對女性來說更是如此。 這項研究設計了兩項試驗來驗證兩者之間的關係:
在第一項試驗中,研究人員通過報紙和電臺廣告的形式召集到了47名平均年齡為60歲的男女志願者,他們均被周圍的人稱為睿智的長者。另外還隨機選取了47名年齡和教育程度與前者類似的成年人。讓這兩組人敘述了生活中最困難和最美好的事件,以及最重要的人生經驗。從總體上來看,有31%的參與者表達了對體驗到人生最困難事件的感恩之心,有21%的參與者表達了對體驗到生活中最美好事件的感恩之心。研究者發現,被認為是「睿智長者」的人會更為頻繁地表達這種感激之情。
為了驗證第一項試驗的結論,第二項試驗中,研究者召集了443名平均年齡為28歲的大學生,對他們進行智商測試和感恩意識評測。結果發現,智商測驗中得分高的人,在感恩意識頻率測試中得分也較高。另外,研究者發現,女性參與者的感恩度測試得分高於男性。 研究者人為,培養對感恩的體驗和表達會#明人們以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困難,提升人們生活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