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說:「冬至大過年」,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一年之中晚間時間最長的一天,對古代以農立國的中國人別具意義,一家人聚首一堂,樂也融融,現代的家庭又重視家庭凝聚力嗎?
■資料1:電台烽煙節目
陳先生:後天就是冬至,但我完全沒有期待的心情呢!
節目主持:為什麼?這一天難得共敍天倫。
陳先生: 自從智能手機盛行,很多人都成了低頭族,習慣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完全置席上老人家於不顧。
節目主持:這樣氣氛不是很尷尬嗎?人人只顧虛擬的網絡世界,卻冷待近在咫尺的親人,團聚的意義也失卻了。
陳先生:對,科技和網絡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可是人與人的溝通,又豈止在網絡世界分享生活、照片和短片呢。
節目主持:陳先生,謝謝分享。科技本來令溝通更方便,如今本末倒置,成為人與人的溝通障礙。希望聽眾珍惜與家人共聚的時光,放下手機,好好相聚!
——情景虛構
■資料2:海報
「家庭凝聚力」
杏壇中學學生會「德育及公民教育組」與學生報,為提醒我校同學注重與家人的溝通,達至與家人共建美好家庭的目的,特別舉辦以下活動,敬希同學踴躍參加。
“ 活動一:講座
主講嘉賓:香城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李孝純
主題: 探討香城家庭結構如何影響 家庭凝聚力
地點: 本校演講廳
日期: 12月19日(星期四)
時間: 下午四時至五時三十分
報名地點:本校學生會辦公室
報名時間:星期一至五,下午一時十五分到一時四十五分,下午四時至五時
報名日期:12月2日至12月13日(先到先得) ”
“ 活動二 :徵文
主題: 探討影響香城「家庭凝聚力」的原因及負面影響,並建議改善家庭成員間溝通的方法
文題: 作者可自訂文題,但文題必定要符合本徵文主題
字數要求:以二千字為限
格式: 須用電腦把作品打印在A4紙上
繳交作品地點:學生報辦公室
截稿日期:12月20日
*入選稿件會刊登於2014年1月26日出版的學生報 ”
杏壇中學學生會「德育及公民教育組」杏壇中學學生報
——情景虛構
■資料3:調查報告
香城青年協會一項最新調查,共訪問845名青年及205名家長。調查結果如附表:
附表幾項家庭核心價值中,你認為最重要的3項是什麼?
(見表)
——情景虛構,資料來源: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意見調查 現今兩代衝突》摘要,2013年8月
■資料4:香城政務司長唐皇致辭節錄
中國社會向來重視家庭,認為「家興則國昌」,但近年香城家庭結構逐漸轉變。一、傳統大家庭逐漸減少,根據統計資料,核心家庭佔本城住戶總數超過三分之二,平均住戶人數下降至3人……今天的研討會,循多方面探討如何強化家庭價值,提倡跨代家庭承擔,例如:鼓勵子女實踐「孝道」,使老有所養,促進居家安老;幫助和鼓勵年輕家庭維持與父母緊密聯繫;強化家庭支援措施,推動跨代共融;保留和推廣尊老愛幼、家庭融洽、鄰里互助等,促進「家庭為本」的社區支援。
——情景虛構,綜合自前政務司長唐英年 出席「強化香港家庭:跨代責任與關顧」研討會,2010.06.09
■資料5:學生對話
李知行:今天爸爸生日,我們一家吃飯慶祝。平日我晚上要補習,哥哥晚上要上班,今晚難得齊人啊!
陳有容:我也是。爸爸在會計師樓工作,每晚凌晨才回家,見面時間很少,不過要轉工也不容易,只好捱下去。
李知行:那你媽媽呢?她是家庭主婦吧!
陳有容:對,但媽媽很緊張我的學業,每天放學後,她便要我立刻開始做功課,然後預習和溫習,想跟她聊聊天也不行。
李知行:如果壓力太大,最好坦白告訴媽媽,別憋在心裏。
陳有容:媽媽肯聽我的才怪,我只想有機會和爸爸、媽媽坐下談天……
麥青青:知行、有容,我相信這些情况,不獨發生於你們的家庭裏,不少同學都面對類似處境。
——情景虛構
■資料6:電郵
麥青青同學:
由於工作和學業壓力、生活模式改變與小家庭制度的影響,香城不少家庭關係疏離。學校十分關注同學與家人的關係,並希望學生會「德育及公民教育組」、學生報舉辦一些活動,以喚醒同學注重與家庭成員溝通,從而達至能與家人共建美好家庭的目的。其中一個活動是徵文,徵得的文章可刊登於學生報。我希望麥同學以學生會「德育及公民教育組」組長身分撰寫署名文章,提醒同學注重與家人溝通。文章內容包括:
一、就工作和學業壓力、生活模式改變與小家庭制度,說明香城家庭凝聚力為何不足,並就這些原因,一一說明其對家庭的負面影響;
二、建議三個改善家庭成員溝通的方法。
文章可刊登在二○一四年一月出版的《杏壇學生報》,讓所有同學都能看到。我建議於十二月二十日或以前,把稿件交到學生報辦公室,否則編輯部截稿後,同學要到明年三月才可以看到你的文章。
學生活動指導老師王老師
二○一三年十一月十日
——情景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