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照顧者資料庫擬擴至領綜援長者
【明報專訊】政府正試行高風險照顧者資料庫,其中社署與醫管局上月中起合作互通數據以識別高危家庭,當有低收入照顧者津貼領取者入院,社署會即時派員了解和跟進被照顧者需要。勞福局長孫玉菡昨透露,初步打算下一步將支援群組擴展至綜援領取者,重點支援長者。
試行逾月接70個案 兩需轉介
孫玉菡稱,計劃試行個多月收到70宗個案,有兩宗需轉介,包括安排送飯和暫託。他說個案數目雖看似不多,但主要想測試數據互通等流程是否順暢,「一步一步行落去」。他透露,初步擬下一步擴展支援群組至綜援領取者,重點支援長者,「例如有兩個老人家、特別困難的住戶,看看怎樣找出來」。據社署數字,本年度截至6月底,綜援個案逾19.5萬宗,年老個案佔逾11萬宗。
關愛隊探長者戶340宗轉介 冀擴18區
政府亦在觀塘和沙田區試行由關愛隊上門探訪公屋獨老和雙老住戶。孫玉菡說計劃牽涉房署與社署數據互通,再安排關愛隊探訪,至今已探訪近3000戶,轉介340宗個案,形容效果相當好,冀盡快推展至18區。
現屆政府推出多項支援照顧者措施,包括照顧者支援專線、照顧者資訊網等,被問到任內會否再有新措施,孫說:「都是沿住這個大思路去做,下一轉最大工作是要做好承接。」他說上述計劃日後擴展群組後,支援網會闊了很多,下一步最大挑戰是承接工作,「知道它(需支援的個案)存在是第一步,最重要想辦法幫助」。
立法保障照顧者否 稱未必需照抄
至於個案增加,會否不夠資源處理,他說要用好手上資源,不止受資助社福機構,也有關愛隊和其他民間團體,「要發動社區其他力量」。
部分國家透過立法保障照顧者,被問會否考慮立法,孫認為各鄉村各處例,未必需要「照抄」,倘立法亦牽涉定義何謂照顧者,當中牽涉人數眾多,一定會有遺漏。他強調照顧者所需服務很不同,已推出不同措施,未來亦會持續想辦法幫助照顧者減輕壓力。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