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3
    星期四

放眼中國:內地博物館熱潮

[2025.04.03] 發表
遊客遊覽故宮博物院後從神武門離開。2025年新春北京接待遊客約1758.9萬人次,其中故宮博物院遊客人次39.7萬。(中新社)

【明報專訊】國家文物局數據顯示,2025年新春期間,全國博物館接待遊客達7264.87萬人次,日均接待量較2024年同期增長12.8%。2024年全年全國博物館共接待逾14億人次遊客,創歷年新高。內地不少博物館推出創新手法增添吸引力,惟人潮也衍生亂象。

科技融入文藝展覽

內地積極發展「文化+科技」、「數字+文博」,即將科技應用到文化藝術及歷史展覽。不少博物館以科技融入展覽,如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的沉浸式數字光影展,使用擴增實境(AR)及人工智能技術呈現清代瓷器;殷墟博物館新館運用裸眼3D技術,展示杜嶺方鼎等多件商代珍貴文物;而在長沙博物館,遊客可於電子互動熒幕用指尖觸碰虛擬的瓷器文物。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旗下芒果數智2024年8月推出應用程式「山海」,蒐集博物館文物數據,向用戶提供3D文物鑑賞、人工智能互動等功能。該應用程式涵蓋陜西歷史博物館、湖南博物院、甘肅省博物館等逾萬件文物,用戶可查看文物相關知識,並基於文物主體或元素二次創作。

可愛周邊商品「出圈」

除運用科技融入展覽,內地博物館售賣文創周邊商品時也加入互動,增加遊客的「沉浸式體驗」。甘肅省博物館2024年6月推出「麻辣燙」玩偶,遊客可挑選丸子、年糕、香菇等麻辣燙配料玩偶,交由工作人員放進毛絨砂鍋「煮成麻辣燙」後,遊客便能購買回家。其間工作人員更會化身麻辣燙員工,詢問遊客辣度等。麻辣燙是甘肅特色美食,甘肅省博物館文創負責人希望博物館不止傳播歷史文化,也傳遞甘肅的人文或美食的特色。

非館方導賞良莠不齊 勾結黃牛

博物館人流增加的同時,亦出現「黃牛票」等問題。《法治日報》報道,博物館官方的導賞服務資源有限,2023年暑假很多博物館湧現大量非官方導賞服務,質素參差。許多非館方導賞員對歷史一知半解,如有導賞員將考古與盜墓混為一談,導賞時穿插大量未經考證的秘聞及野史,或只強調文物價格,忽視文物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等。

另外,非館方導賞團往往自帶擴音器,亦長時間霸佔重要展品通道,導致展廳堵塞。在國家一級博物館從事多年導賞工作的吳冰(化名)接受《法治日報》訪問稱,有非館方導賞員勾結「黃牛」,遊客只有訂了他們的導賞才可快速得到博物館原本免費的門票。

2024年10月,公安部開展為期一年的全國打擊整治「黃牛」倒票違法犯罪專項工作;國家博物館亦通過調整預約規則、改善技術、採取法律手段、配合公安部門執法等措施遏制「黃牛」亂象。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96期]

更多教育
速讀公民:七成港人不願生育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香港婦聯2025年1月以紙本及網上問卷訪問了1320名50歲以下及960名50歲以上香港居民,50歲以下受訪者... 詳情
議題close-up:聾人子女  成長歷練得失並存
【明報專訊】處在有聲與無聲的夾縫中掙扎,聾人子女(CODA)在成長過程中面對許多不為人知,也難以向他人解釋清楚的處境。香港聾人子女協會創會會... 詳情
影視看文化:一趟追尋自我的寧靜旅程
【明報專訊】香港是國際著名城市,經濟成就斐然。不過,繁榮背後仍有一連串的社會問題。據政府統計處2020年資料,全港有約53萬名殘疾人士,佔全... 詳情
衛生快訊:「諾如病毒」腸胃炎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引致腸胃炎的諾如病毒2025年初爆發,2025年1月院舍或學校的相關急性腸胃炎爆發個案平均每日錄得一宗,共影響... 詳情
【明報專訊】1. 是 2. 否 3. 否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