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放寬資助限制 本年度批逾2.3億新高
【明報專訊】政府前年放寬「M」品牌資助限制,並增加資助額上限,2024/25年度截至去年12月初,已批出2.323億元資助(見表),是歷年最多,整體活動數目同樣創新高。不過,各活動入場人數差異大,有賽事入場人數逾10萬,觀眾最少的賽事僅數千人。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鄭泳舜認為不應一概而論,強調委員會的宗旨除了舉辦大型體育盛事,也要支持體育發展,需取得平衡。
政府為吸引更多大型體育盛事落戶香港,在2023年增加「M」品牌活動資助上限、取消申請者每年舉辦活動的限額、容許私人機構申請等。根據文體旅局數字,新措施下「M」品牌資助額急升,本年度截至去年12月初,已批出2.323億元資助,按年增加近兩成,並相當於「M」品牌自2004年成立至2021年批出的撥款總額。截至同期的「M」品牌活動數目則有18個,與前一年度相同,計及之後舉辦的賽事,將創歷來新高。
賽事入場人數差異大
鄭泳舜:除了盛事也要支持體育發展
不過,各賽事入場人數差異大,根據文體旅局提供的數字,本年度觀眾最多的賽事為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達14萬人,花劍世界盃香港站入場人數最少,只有約2700人。部分活動的入場人數仍待主辦單位向政府提交資料,當局尚未提供。根據「M」品牌審批準則,獲認可的大型體育活動必須是世界錦標賽、洲際錦標賽、世界盃或世界巡迴賽等,並可推動體育發展,未列明入場人數標準;至於表演賽或邀請賽,入場觀眾人數設有門檻,並必須有世界級運動員或隊伍參與。
鄭泳舜認為,各項賽事背景和性質不同,就入場人數最少的花劍世界盃香港站,他說本港因為原有主辦地棄辦才接辦,因此籌備和宣傳時間趕急,又舉例三項鐵人世界盃觀眾少,但賽事在三鐵界內知名,運動員在維港作賽亦有助向海外宣傳。他稱即使是精英賽事,仍希望有一定觀眾群,料日後或制訂相關指標。
劉永松:運動攀登匹克球有潛力
浸大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劉永松說,部分新賽事反應慘淡,建議日後謹慎挑選,訂定重要審批原則,包括該運動是否為港人認識、有否明星效應、是否奧運項目等。他舉例,運動攀登及「匹克球」的規則簡單、容易觀賞,近年在全球興起,有潛力作為「M」品牌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