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指兩黨「拆伙」遲早事 恢復「各顧各」 不會觸發大選
【明報專訊】聯邦新民主黨突然宣布取消與自由黨政府達成的《支應信任協議》,有學者分析,此舉只是讓國會中的各黨恢復到之前各自為戰的狀態,不會觸發大選。若總理杜魯多此刻宣布大選,自由黨必然會一敗塗地,能保住多少個席位都很難說。
多倫多大學政治學系榮譽教授懷斯曼(Nelson Wiseman)表示,毀約是遲早的事,「新民主黨不甘於該黨像人體內的闌尾那樣可有可無,也不願該黨被視為自由黨的附庸,因此就算現在不這樣做,最晚也會在明年初與自由黨切割。」
在駔勉誠邁出這一步之後,卻不意味着大選就會隨之而來。「從外部環境來說,還缺少一個足以動搖執政黨的大事件,比如某件大醜聞曝光,導致其他所有政黨都齊齊表態反對執政黨。」
在此情況下,各黨就回復到少數黨執政時各黨各自為戰的軌道上來,就國會中出現每一個議案進行「合縱連橫」。
懷斯曼舉例稱:「比如說針對目前的鐵路工人大罷工,自由黨提出一個議案,強逼工人復工。這樣一個議案,保守黨基本上會同意,而新民主黨則十有八九反對。這樣的一個議案,不會引來不信任動議,導致內閣的倒台。」
除了外部環境不成熟,自由黨本身的互動也不會推動立即大選。
懷斯曼稱:「如果杜魯多今天就宣布要舉行大選,那自由黨就會一敗塗地,而且很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的大潰敗,所以杜魯多不會宣布大選。他最好的應對是辭去總理和黨魁的職務,但即使如此,也要讓事態冷卻一番之後,找到別的藉口,才可以做出這樣的決定。」
他分析駔勉誠突然提出分手的原因,「首先愈來愈多的新民主黨選民向他們的國會議員表明,自由黨就是一艘正在沉沒的大船,新民主黨不應留在船上,應盡快逃生。」
其次是最新的民調結果徹底動搖了新民主黨對自由黨的信心。根據Angus Reid的最新報告,在已決定投票的選民中,逾五分二(43%) 表示若今日舉行大選,他們會投票給保守黨,而投票支持自由黨的僅21%,新民主黨已逼近到19%。
目標或是正式反對黨
一方面自由黨的支持率是前所未有的低,另一方面新民主黨也看到了自己有機會成為正式反對黨。
「在4年之後的下一次大選中,如果保守黨也被選民嫌棄,那獲益最多的往往是反對黨,因為很多人會將選票投給反對黨。所以新民主黨野心勃勃想要奪得反對黨的席位,這才把自由黨給踢開。但在我看來,這個計劃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