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樹昌:已建防重症屏障 圍封強檢意義不大
【明報專訊】新冠陽性個案近日再次反彈,昨新增14,377宗,是3月底以來新高。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圖)指出,本港社區已築成「防重症屏障」,又稱現在污水監測或圍封強檢的意義已不大,建議取消相關措施。本報統計顯示,過去一個月(11月13日至12月10日)每周陽性個案重症比例在0.24%至0.26%,較第五波高峰期明顯下降。
病毒未消 未有「免疫屏障」
許樹昌接受內地媒體「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根據血清的檢測,估計香港有一半市民曾感染新冠病毒,加上新冠疫苗接種率很高,認為社區已築成「防重症屏障」。他補充,由於暫時未能完全消滅新冠病毒,形容在疫情下未能建立完全不感染的「免疫屏障」,只能建立「防重症屏障」。
放寬防疫須谷針 形容非「躺平」
他指出,本港已容許感染者居家隔離或密切接觸者在家檢疫,形容污水監測或圍封強檢成效不大,建議取消上述措施。他重申,調整防疫措施背後包含推高疫苗接種率等工作,故不應用「躺平」二字形容相關措施。
近日疫情重上逾萬宗水平,許樹昌提醒,陽性個案數字只反映疫情走勢,重症率、使用呼吸機的重症人數、死亡個案才是最重要。他指出,現時只有雙位數患者須用呼吸機,另有約20人入住深切治療部,較第五波初期大幅減少。
重症比例較第五波明顯下降
最新疫情方面,本港昨日新增14,377宗新冠陽性個案,其中13,679宗屬本地個案。醫管局另公布,截至昨日凌晨,合共有74名危殆及98名嚴重新冠陽性病人在公立醫院留醫。本報統計對比過去4周(11月13日至12月10日),以及第五波高峰期其中4周(2月22日至3月21日)的個案重症率,過去4周按周的陽性個案重症比例在0.24%至0.26%,而第五波高峰期則為0.4%至0.83%。
港大微生物系臨牀助理教授薛達指出,在第五波高峰期及隨後反彈期間有大量市民染疫,加上疫苗接種率已大幅上升,形容本港對於預防重症的保護屏障「一直都上升」,因此現時重症率明顯下降,公立醫院亦較高峰期「平靜得多(far calmer)」。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