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了解本港兒童體適能水平,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2015年起展開為期3年研究,於昨日公布數據。結果顯示,3至6歲幼兒參與計劃後,跳躍、平衡、協調及投擲等能力均有改善,但肌肉柔軟度仍表現最差,有物理治療師評估或與日常久坐有關。另外,研究亦調查648名家長對幼童活動態度,62%認同體力活動對子女健康成長重要,兩年上升近9個百分點;但三成家長帶同子女到公園或遊樂場遊玩次數,只有每周一次或以下。 幼兒柔軟度續較差 料因久坐 「賽馬會學童Keep-FIT方程式」計劃由2015/16至2017/18 3個學年進行,有100多間幼稚園及6所小學參加,對象主要是3至6歲幼兒,共約3萬人參與。總會3年來設計不同體適能教案、舉辦親子運動會及家長講座,以及為幼師提供培訓等,並分坐前伸、立定跳遠、豆袋擲遠、走平衡木及雙腳連續跳5個項目,評估幼兒不同體能表現。 註冊物理治療師、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說,幼兒訓練後經評估,跑跳、投擲等動作技能表現趨勢由「較差」轉為「較好」,但坐前伸考驗的「後大腿及下背柔軟度」仍多持續在「較差」水平。黃估計這因幼兒常「久坐」,提醒家長及教師鼓勵孩子做伸展拉筋,「如肌肉長期繃緊,長遠會有寒背及關節提早退化等問題」。 62%家長稱運動重要 增9百分點 中文大學日前一項研究發現,本港兒童及青少年健康體適能指標僅獲D級,低於49個國家和地區平均水平。黃永森說,過往社會少人為意體適能,認為孩子在念幼園時便應「打好體能基礎」,「待到小學再練便推遲起步」,才導致如今情G。他說家校應合作將運動融入孩子生活,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該計劃另持續追蹤648名家長對體力活動取態轉變,數據顯示,認同體力活動對子女健康成長重要的家長,由首個學年的53.6%升至第3個學年的62.3%,增近9個百分點,黃稱對結果感到滿意,但同時另有三成家長每周最多一次會帶幼兒到公園等戶外活動。 家長:到公園令子擴社交變活潑 黃永森說,帶孩子到公園「不止是為了玩」,更可學習與不相識的孩子建立友誼,學習社交技巧。參加計劃的愛秩序灣官立小學家長郭太稱,讀小四的兒子梓健體能變好,「行樓梯喘少了氣,人亦更活潑」,更贊成多做運動。她每周亦會最少一次帶兒子到公園玩,「擴闊他的社交圈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