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眼就愛上了那張枱。」
Hitomi Syvertsen笑說,在拍賣會上競標前,她告訴自己,如果如願買到桌子,她就開家店來放這張桌!
文/攝影:葉曉蓉 圖:受訪者提供
Hitomi花了約一百加圓的枱,目前在店裏「擔任」收銀桌的角色。
來自日本名古屋的Hitomi Syvertsen,原本只是辦公職員,來加拿大打工度假時候,遇到現在的丈夫,也就留在了加拿大。當了媽媽之後,她發現想跟朋友出外遊玩,帶着孩子出門真的不方便,只能邀請朋友來家裏拜訪。
友人到訪,總不能不招待,「所以我開始在家為每次聚會製作小食小點,沒想到大家都讚不絕口!」她笑說,自己也就決定往更專業的目標發展,「我在溫哥華社區學院(VCC)拿了烘培課程,很幸運,一畢業就進各大酒店工作,待過像是如Pan Pacific Hotel、Four Seasons、Terminal City Club或是本拿比的 Delta Hotel等,這一工作就是十年過去。」她說,當自己各大酒店都待過,還參與了大大小小的烘培競賽,還去學校教導孩子烘培……完成了這麼多,那下一步是什麼?
一張枱到咖啡館
「從我買到桌子開始,咖啡館的概念逐漸成形。」
經過一年的準備,Hitomi 的日式咖啡館「Baker & Table Café」在2017年初開幕,座落在溫市菲沙街(Fraser St.)上,繁忙的中式超市、燒臘店、南亞餐廳和印度咖哩雜貨之間, 乍看有些格格不入,但似乎又能融入多元多樣的菲沙街一景;如同店外多樣繽紛,店外餐點選擇也不少,除了店內主打的日式密瓜包(Melonpan)以外,還有西式小蛋糕、馬卡龍(Macaron),店裏也有不同的各式鹹點、三文治,甚至還有日式咖哩的選擇,除了正餐點心,咖啡和茶的選擇也齊全,菜單可說是琳瑯滿目。
店內抹茶口味、內包麻糬的密瓜包最火紅,其他像是草莓、起司蛋糕等也很受歡迎,她指着展示櫃說,雖然烘培是在加拿大學的,但她也會把一些日式元素融入,打造兼具東西方特色的烘培作品。
而作為媽媽的她,最看重食材,「最重要的,我提供素食、無花生(防過敏)、無麩質和有機的吃食小點以及花草茶。」她仔細的解釋,不僅選擇要多樣,食材更要能符合不同人的需求。
當媽萬事有可能
「Baker & Table Café」擁有六百平方英呎的零售空間,店內簡潔,分為烘培點心區和咖啡花茶等飲料區,桌椅都是她從古董或是二手市場淘來,皆不成套,充滿復古逸趣,「我希望這裏成為一個讓人感到溫暖、舒適,想要一來再來的空間。」正說着,又有熟客推門而來,兩人像朋友一樣問候一番。
「目前咖啡店多為回頭客。」她表示,除了Café 的客流,店後的廚房提供更多不一樣的烘培外燴服務,自己也會接婚慶蛋糕等大型製作訂單。
「Baker & Table Café」目前的營業時間為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家住楓樹嶺(Maple Ridge)的Hitomi必須每日通勤,最晚七點前就要離開家,「以前七點就開門,就為了服務早起要買咖啡或早餐的人。」她笑稱,比起以前在酒店,四點就要開始一天的工作,現在早起不算什麼,「畢竟是自己喜愛的事業,將營業時間延長,早、五、晚餐加上點心都能顧及!」
從小細節就能看到她的毅力,Hitomi笑說,自己能成功圓夢當然需要丈夫和孩子的支持,「想做的就去做,不是當了媽就被限制住。」,畢竟「Baker & Table Café」,最初也只是從一張桌子開始。
經營檔案
啟動資金:約七萬
僱用人數:四到五人
成本回收:已經回收
創業總結
最滿意之處:夢想成真,挑戰自己
待改善之處:店門低調,容易被忽略
前景:沒有設限,嘗試自己沒有嘗試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