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首份《長遠房屋策略》昨日出爐,推算未來10年的房屋總供應目標。雖然林太表明要加大房屋供應力度,長策報告的建屋目標量卻是零增長,未來10年興建46萬個單位的目標不變,與前任特首所訂目標一樣。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指覓地困難,要達致長策目標是艱巨挑戰。泛民及建制議員均對此表示失望,有議員批評長策報告是「零進展報告」。
環境欠佳住戶數增逾萬
另外,今年的長策報告顯示,全港約有11.51萬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包括8.33萬戶是茤虷矰寣A數字較去年長策報告的10.55萬戶增加逾萬戶。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承認,居住在不適切居所的人數上升,但認為統計方法更改,故兩年數字不能直接對比,他支持有心團體或人士推動共享房屋或組合屋協助這些住戶。
政府在2014年重新制定《長遠房屋策略》,當時訂立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8萬伙。之後政府每年底會更新「未來10年期」建屋目標,2015年及去年調低供應目標至46萬伙。
公營屋土地欠4.3萬伙
政府昨公布2017年長策周年進度報告,運房局長陳帆表示,按最新需求推算,2018/19至2027/28年度的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繼續維持46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亦維持6:4,公營房屋佔28萬伙,包括20萬伙公屋及8萬伙資助房屋;私營房屋佔18萬伙。他承認,目前政府所覓得土地,即使能如期推出建屋,未來10年亦只夠興建23.7萬伙公營房屋,距離長策28萬伙目標尚欠4.3萬伙,「係有一個落差」。
房委會委員、民主黨尹兆堅批評,今年的長策報告是「零進展報告」,並未提出具體方案解決公營房屋不足問題,促請政府調整公營房屋的供應比例由六成增至七成。另一委員、民建聯柯創盛亦對長策目標「維持不變」感到失望,指目前公屋申請逼近30萬、居屋申請多次出現超額認購,政府需調整公營房屋比例至65%或70%,並指現時私樓土地供應已超出長策目標,政府應將部分私樓土地撥作公營房屋發展。
公屋聯會對長策未提高公營房屋數量及比例感失望,直指政府在公屋供應上,對比長策目標已出現落後,估計在2015/16至2021/22年度的7年間已欠帳4萬伙公屋單位,促請政府增加公屋興建量。社區組織協會亦批評政府的建屋量遠未達標,回復公屋3年上樓目標已是遙不可及,促政府制訂過渡性房屋政策。
報告指房會用罄熟地 建屋時間更長
長策報告指出,興建公營房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房委會已用畢所持有的「熟地」,發展「非熟地」建屋時間一般較「熟地」5年為長。房委會指過去7年諮詢區議會的項目中,約八成是「非熟地」,並以粉嶺皇后山項目為例,指因缺乏基礎設施,加上發現歷史建築物,第一期地盤所涉及1.2萬伙公屋單位需時7年興建,料至2020/21年度才落成。
私營房屋方面,政府稱會繼續透過賣地、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市建局項目等增加供應。陳帆表示,根據9月底最新推算,未來3至4年一手私樓供應量約9.7萬伙。對比去年的長策報告評估未來3至4年約9.3萬伙的一手私樓供應量,私樓供應量有所增長。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