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2010年12月10日,劉曉波身陷囹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禮為他留了一張空櫈。2017年7月13日,劉曉波的靈魂自由了,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宣布這張櫈將永遠留空。(路透社)
放大
 

其他新聞
港多黨斥京延誤治療感憤怒 支聯會明晚遊行
200人中聯辦外悼念
王丹:明燈熄滅 老師好好休息
指團結體制內外 六四後建民間反對陣營 好友野渡:領袖地位無人能越
被指六四黑手感「自豪」 稱「廣場無死人」成污點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諾獎委會:他的理念無法被囚 也永不會死

【明報專訊】劉曉波的死訊傳出後,美國、德國及法國發聲明致哀,美、法促中國政府解除對劉霞的軟禁。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下稱「委員會」)主席賴斯‧安德森(Berit Reiss-Andersen)則發聲明嚴詞斥責北京,形容「中國政府要為他(劉曉波)的早逝負上重大責任」。

多國致哀 美:他的死重新肯定委員會選擇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昨發表聲明向劉曉波致哀,呼籲中國解除對劉霞的軟禁,並視乎其意願容許她離開中國。蒂勒森又稱,劉曉波體現諾獎人類精神,他的死只會重新肯定諾獎委員會的選擇。德國總理默克爾透過發言人向劉的家人致哀,稱讚劉曉波是「公民權利和言論自由的勇敢鬥士」。法國外長勒德里安亦發聲明,對劉曉波離世表示悲傷,他即使被扣押多年,卻「從未停止守護基本權利和言論自由」,並促北京容許劉霞及其家人自由離開。

委員會﹕這張櫈將永遠留空

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亦表示對劉的死訊深感悲痛,表示其死亡是巨大損失,他稱中國拒讓劉曉波出國求醫是錯誤。他促中國撤銷所有對劉霞的限制。德國聯邦總統辦公室發言人回應本報稱,德國視劉曉波為勇敢而平和的民權分子,「他一心只為國家好,其貢獻永誌難忘」。

賴斯‧安德森則慨嘆,「我們明白到這張櫈將永遠留空(his chair will forever remain empty)」。其聲明提到,劉曉波未能在病危前獲送到可接受合適治療的設施,故北京須為其早逝負上重大責任。聲明強調,有信心劉曉波的付出不會白費,形容他代表了引起包括中國在內全球數以百萬計民眾共鳴的理念,「這些理念無法被囚禁,也永不會死」。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扎伊德(Zeid Ra'ad Al Hussein)稱讚劉曉波是「公民勇氣和人類尊嚴的定義」,他說「中國以至全球的人權運動失去了一個有原則的捍衛者」。

長期研究中國維權律師的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法律學者艾華(Eva Pils)稱,儘管北京對劉曉波被與1935年和平獎得主奧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相提並論感憤怒,「但某方面來說,如此結局只會加深這比較—因為實際上他們(北京)讓他(劉曉波)在其照料下死去」。奧西茨基獲和平獎時已被納粹德國下獄,是獄中獲獎第一人,1938年在監獄醫院去世。

明報記者

 
 
今日相關新聞
軟禁7年患抑鬱 外界昨無法聯絡 好友憂劉霞自殺 泛民促還自由
諾獎委會:他的理念無法被囚 也永不會死
因《零八憲章》入獄 促中國修憲保人權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