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過分依賴地產金融早已備受詬病,互聯網造就經濟新形態,「共享經濟」以「分享」取代「擁有」,通過網絡平台分享閒置資源,產生汽車共乘及共用工作空間等概念。出身自傳統行業的兩名80後,於本港共享經濟方向未明時已是先鋒,他們為何要冒險?共享經濟在港又應如何發展?
明報記者 岑詠欣
由傳統金融業轉投共享經濟行列的Uber香港區總經理佘雋知,是Uber香港的首名員工,他見證Uber的本港業務由3人起家至擁有過百人團隊,由最初在咖啡室「打游擊」,至在近萬呎寫字樓安定下來。相比回歸前,他認為社會已踏入互聯網時代,打開了共享經濟這個新經濟缺口,這經營模式在香港仍待急起直追。
初無辦公室 親找司機派傳單
訪問當天是佘雋知加入Uber的3周年。在港土生土長、30歲的他憶述,早年在外國留學,至2010年畢業後決定返港,「始終我的家在香港」。從事金融業數年後,他轉投風馬牛不相及的Uber,與兩名同事在港做開荒牛,他解釋,是因為喜歡嘗試新事物,「當時共享經濟在港不普及,但我覺得會是大趨勢」。
從零學起,佘雋知憶述最初在咖啡室「打游擊」工作,沒固定寫字樓,「找司機、在街上派傳單,我統統做過」。其後終於在中環蘇豪區一幢舊樓「落腳」,是Uber首個寫字樓,用了約3個月,「比這房間(訪問的會議室)還要細,不足200呎」。他說,銅鑼灣的寫字樓現址有9000多平方呎,是Uber在港的第五間寫字樓。
運作前零宣傳 App數千人下載
佘雋知首次透露,Uber在港運作前,零宣傳下已有數千人下載手機程式,估計他們在外地曾用Uber服務。他續稱,Uber在港運作首天僅10名司機,增至現時超過3萬,手機程式下載數量逾百萬,去年使用量最多的港人乘坐了1000程Uber令他驚訝,認為這反映本港共享經濟有潛力。
除了汽車共乘,佘雋知說,8個月前本港亦繼新加坡和東京後加入外賣服務(UberEATS),共享「外賣仔」的「腳骨力」,服務已覆蓋逾千餐廳,「不止做高檔(餐廳),雞蛋仔、涼茶都送」。他指出,原則上任何人都可做「外賣仔」,同區步行送貨,自己遇過的「外賣仔」包括六七十歲的老伯。
智能手機普及 支撐新產業
Uber服務以手機程式作主導,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曾上網的10歲或以上人數佔同齡人口比例,由2000年的僅三成,升至2015年的八成半,當中使用流動上網設備的比例由10多年前佔個位數字,升至兩三年前的逾九成,可見回歸後互聯網逐漸成為大眾的必需品(見圖)。
佘雋知認為,20年來社會最大改變是可用智能手機隨時隨地上網,「回歸前上網(速度)56Kbps,談何mobile(流動上網)?以前一出街就與世界脫離,現時手機(功能)比電腦更厲害」。他以召車服務為例指出,以前打電話召車,很難在事後分析客量等數據,現時服務與手機聯繫,有助追蹤分析,改善業務發展。
「共享經濟已是內地國策」
談到回歸以來香港的競爭力,佘雋知認同本港共享經濟發展正在普及,但仍要急起直追,「共享經濟已是內地的國策」。港府在2015年底成立創科局,主導創科及資訊科技發展政策,他期望港府改變法規,配合新經濟行業的湧現,「(新行業)做不到就可能走,最終受害是香港」。
面對法規上的阻力,佘雋知認為本港的優勢是人才,年輕人有創意和執行力,即使其公司員工年資短,亦放心讓他們「擔大旗」,「年輕人的創意想法刺激我們思維……但要從旁指導,有創意亦不能亂來」。他又指出,Uber香港的寫字樓不設經理房,拆走「隱形牆」以加強員工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