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建制和泛民立法會議員近日都紛紛建議新政府重開俗稱「公民廣場」的政府總部東翼前地,認為有助緩和政治氣氛。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張國鈞明言若達到「保安標準」,可考慮重開放;田北辰建議在7月1日重開。香港眾志羅冠聰說,若新政府重開公民廣場,是「善意的一步」,但不能說是「和解」。
行政署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基於保安理由,政府總部東翼前地現時仍需暫停開放。政府會繼續留意有關情G,在適當時候考慮有關安排。
政府總部原以「門常開」為設計概念,對出的東翼前地一直都是開放讓市民集會示威,因此被稱為「公民廣場」。但政府在2014年8月突然以「提升政總的抵禦能力」為由,在廣場加設2米高圍欄,並圍封至今。行政署早前就預算案開支回應議員提問時,透露廣場的設施每年平均花費32萬元保養;而整個政總的保安服務開支,2017/18年度約為5135萬元。
每年32萬元保養
民建聯張國鈞昨日在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中表示,東翼前地本身不是「廣場」,而是「車輛進出通道」及「往立法會人士及訪客經過通道」,指圍封是基於「保安」理由,舉例說過去曾發生有人進入前地後不願離去。但張認為如達到了保安標準,可考慮重新開放前地,但不會定下重新開放日子。
不過,民建聯周浩鼎表示,新政府釋出善意是一回事,但重開廣場與否,一定要考慮保安問題,認為林太目前仍未上場,可待她上任後才從長計議。
田北辰建議七一重開
同場的田北辰說,重開是撥亂反正,「是開放的(地方)就是開放」,但強調使用者要尊重開放原則,認為政府可研究「如果有人不走,可以如何清場」。田也形容重開有深層意義,顯示政府有多大勇氣及決心。
曾因2014年涉及衝入公民廣場事件而被控的羅冠聰說,圍封公民廣場「由頭到尾都不是保安因素,是政治因素」。羅認為,重開公民廣場只是回復其原意,不能說是「和解」,但亦承認這是「善意的一步」。羅表示,當年市民在反國教科等事件中留守公民廣場,是迫不得已和最後的手段。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說,重開廣場是好事,亦是新政府撥亂反正的基本動作,「但與修補社會撕裂仍有一段很遠的距離」,強調修補撕裂是需要在施政上下功夫。公民黨郭榮鏗及自由黨鍾國斌日前接受《明報》訪問時,同建議候任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重開「公民廣場」,改善社會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