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90後除夕線上發紅包
【明報專訊】今年過年,你幹什麼了?人人網公布的一項網絡調查顯示:90後大學生對壓歲錢並沒有太多感覺,更多熱中於朋友間發紅包;而春晚對這些90後大學生的吸引力趕不上與伙伴們在網上和手機上「聚會」閒聊。
過半90後冷對春晚
「春晚,真的是審美疲勞,感覺年年換湯不換藥。」不少90後在調查中如此吐槽春晚,並稱對羊年春晚沒太多期待。根據調查,持此類觀點的90後還真不少,76.4%的90後表示對春晚沒有興趣。
對此,90後表示,春晚可做的事情還真不少,和家附近老同學約到一起打打桌遊、社交群裏海聊暢談、看看書、網上看電影、打打遊戲電玩、視頻拜年、網絡春晚……這才是屬於年輕人的、網絡特色的除夕。對此,人人網大學生用戶研究中心負責人表示,如今網絡已融入了90後的日常生活,即使過春節,90後的活動也常圍繞網絡和手機展開。
春節期間,還有很多90後大學生表示會送父母禮物,即使有些禮物有點貴,他們也會選擇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據了解,春節期間最受年輕學生青睞的父母禮物包括潮流數碼產品、足浴盆、按摩椅、墊等貼心物品,在南京上大學的小陳就用平時做家教的錢為農村老家的父母各買了一個電暖按摩墊,「花了大約1000塊,算是我的一點心意。」
每逢佳節胖三圈,這是不少人對節日飲食的感慨,過年似乎就是一個胡吃海喝和增肥的過程。不過,對於90後而言,他們更願選擇象徵性地吃點便罷,還得控制體重保持體形,吃胖了可不行。其中,70.3%的90後稱過節會控制飲食,29.7%的90後仍表示,團圓飯吃得是氣氛和熱鬧,如果太注意控制飲食,會顯得吃不香,會讓家人朋友掃興。
8.88元和6.66元討吉利
壓歲錢對孩子們過春節是極具吸引力的籌碼,不過如今大部分90後都已經長大。很多90後表示,雖然對長輩們發的壓歲錢興趣不算很大,但是對於同學和朋友們之間,通過互聯網互贈的紅包饒有興致。
目前線上發紅包已經十分流行,紅包形式也較為全面。據調查,68.9%的90後稱過年期間會給自己要好的伙伴和同學發定向微信紅包,8.88元和6.66元是他們最喜歡發的定向紅包金額;28.5%的90後稱,會向自己的班級群和興趣群裏發放拼手氣紅包,過年了大家一起拼拼手氣很有意思;25.7%的90後還表示,會在群裏和朋友們玩紅包接龍遊戲,譬如固定5元發10包,搶到最大的人(或第一個、最後一個搶到的人)接龍發下一輪5元10包。
此外,對於今年滿天飛的商家紅包大戰,90後們的認可程度並不高。只有18.3%的90後稱會參與這種形式的搶紅包遊戲,並設定提醒鬧鐘;56.2%的90後說不會太關注這類搶紅包大戰,認為商家作秀成本過大,忙活半天搶不到幾塊錢,不值當;另有25.5%的90後稱如果碰巧趕上會玩一把,但不會刻意去追蹤關注此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