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港奠新印刷術 色靚墨準成灣區標竿 減測試耗紙適用不同物料 長遠盼變國家工藝
【明報專訊】香港印刷業商會屬下印刷科技研究中心(APTEC)月初在廣州參加第31屆華南國際印刷工業展覽會,冀於大灣區推廣CTV(Colour Tone Value,色調值)印刷色彩控制方法。APTEC表示,行內已證實該方法簡單易用,且所印色彩層次豐富、漸變順滑、對比度強烈,業界皆讚賞「印足色」。目前CTV已成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印刷團體標準,APTEC將繼續推動成為「灣區標準」,長遠希望成為國家主流技術。
明報記者 林迎
APTEC總監彭安琪向本報指出,印刷商「痛點」在於如何準確還原原稿顏色,除了常見的四色印刷,還有專色印刷(專色指無法用四色調成的顏色,例如金、銀),若要在不同紙張、不同材料都達到準確效果,是相當高的專業工藝。她表示,過去往往靠師傅「左試右試」,憑經驗採用不同的色彩校正曲線(curve),「美國多數是用『灰平衡』方法校正,香港主要用歐洲的『網點增大』控制方法,但也未能完全準確地控制顏色」。
源自美國 港煉成「新質生產力」
彭安琪介紹,CTV是一種基於光譜獲得的顏色數值來計算的印刷校正和色彩控制方法,可提升色彩還原度,使印刷品與原稿達到一致可靠的視覺效果。CTV最早源自美國,2017年發布為ISO 20654標準(Graphic technology -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spot colour tone value),但應用不廣泛。
塑膠金屬柔版印刷皆適用
「藏在深閨無人識,是我們將它發揚光大。」APTEC高級技術專員林冬南表示,CTV原本也用於四色及專色印刷,他發現亦適用於包括單色、雙色、專色、四色及多色(專色及四色同時印刷)等不同印刷方法,而且容易控制。「我們試過印紙張、塑膠材料、金屬,以及印刷標籤通常所用的柔版印刷,CTV都可以呈現到豐富的圖像。」彭安琪說,CTV可令圖像層次豐富、顏色漸變順滑、明暗對比強烈,用行內話叫做「印足色」,同時因印刷商易於校正顏色,類似「車頭紙」的測試頁廢品率更低,效率提升。
「我認為CTV是印刷業的『新質生產力』。」彭安琪稱,去年已有印刷商參與培訓,學習使用CTV(見另稿),未來希望CTV可應用在更廣泛的印刷領域,下一步會向設計師及品牌商推廣,因他們會關心設計作品呈現的效果,而這同時可將CTV的應用延伸至整個產業鏈。
11灣區印刷商參建色彩數據庫
此外,還有11間大灣區印刷商參與製作CTV色彩數據庫,現時APTEC已使用CTV為粉灰卡及單粉卡兩種印刷物料製作色彩數據庫,上載至國際色彩聯盟(ICC)並獲得認可。這是中國首次提交、亦是全球首套獲認可的粉灰卡和單粉卡色彩數據庫。
彭安琪強調,種種努力都是為推動CTV成為行業標準,去年1月,CTV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印刷團體標準,標準名為「印刷流程控制的色調值(CTV)計算及應用要求」。現時,香港印刷業商會與廣東省印刷複製協會、澳門印刷業商會聯手,正申請CTV成為「灣區標準」,若獲有關部門批覆,將填補「灣區標準」中印刷業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