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卡擬修例禁轉售
【明報專訊】電話卡實名制已實施近兩年,相關騙案未見減少;而通訊辦前年底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登記帳號以「#」號開頭,惟日前市民收到以「#」開頭號碼的釣魚短訊,不排除有騙徒使用「偽基站」干擾,事件顯示短訊登記被「破功」。警務處長蕭澤頤昨稱,商經局擬於今年建議修例,限制每人購買電話卡的數量及轉售,警務處亦正與通訊辦研究「#」號短訊騙案的騙徒手法。
蕭澤頤昨於港台《星期六問責》表示,本地有眾多電訊商,現時每人每家電訊商可擁有10張電話卡,他留意到有人購入大批實名電話卡再轉讓詐騙集團,助長電話騙局,故商經局今年擬提修例建議,禁止轉售電話卡,修訂每人可購數量。蕭提醒,市民收到任何短訊要「停一停、想一想」,切勿隨便點擊短訊連結,希望市民能充分利用警方防騙熱線及「防騙視伏APP」。另外,他提及警務處與本地10間銀行成立反詐騙聯合情報中心,關注市民異常轉帳,至今已勸阻逾2000人向騙徒轉帳。
留學生資料外泄 警查中介
本報日前報道疑有內地留學中介、電訊商售賣內地生個人資料,助長詐騙。蕭澤頤昨回應,稱不排除有中介公司販賣留學生個人資料牟利,正展開調查,警方將查詢內地生在申請過程使用哪些中介公司,若發現受害者的留學中介雷同,會將中介資料轉介內地執法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