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通識不設補考

[2023.03.24] 發表

【明報專訊】今年是中學文憑試(DSE)通識教育科第12年考試,亦是該科「末代考試」,明年起由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考評局評核發展主管蔡筱坤昨表示,明年不設通識科補考,因通識科與公民科的部分課題相若、試題題種相近,「(考評局)檢視了後,亦諮詢業界後,認為學生如在2023年通識科考試成績不理想,想在2024年重考時,他可補充一點相關知識,就可應付到公民科評核」。

蔡筱坤續說,過往會考和高考「大規模學制轉變」至新高中學制才設有補考,「個別科目的改變,撤了一些科目,我們以往歷史上都不設補考」。

被問考評局會否因應「末代通識」考試加強閱卷人手確保順利評卷,蔡筱坤說,閱卷人手視乎考生人數多寡,基於今年通識教育科考生人數與過往相若,「所以我們不需特別加強(閱卷)人數,仍然用一樣評核方法」。

中學校長會主席連鎮邦說,今屆考生早知悉通識不設補考,相信已有心理準備,又稱近年升學出路更多,重讀需要較舊學制小,料受影響者不多。

翻查考評局統計資料,今年有42,784名學校考生和2104名自修生報考DSE通識科,共44,888人應考。考評局因應疫情,前年宣布調整2023年通識科試卷比重,卷一資料回應題佔62%,卷二延伸回應題佔38%,取消原佔20%的獨立專題探究(IES)校本評核。

更多教育
教大准AI助做功課 需清楚交代
【明報專訊】人工智能(AI)機械人ChatGPT興起,相繼有大學發布指引。教大昨公布有關AI生成工具的教學策略,表明不會一刀切禁,准學生在課... 詳情
名家學堂:一部「沒有答案」的電影——是枝裕和
【明報專訊】「沒有答案就會讓人覺得不暢快」、 「但我總覺得難道沒有結論不行嗎?」 某場訪談中,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這樣說。 ... 詳情
名家學堂:結局留白 留下思考空間
【明報專訊】有問題就必須要有答案嗎?創作時寫一個故事,是否必須有可以提供明確答案的結局?3月11日於太古城中心MOViE MOViE舉行的《... 詳情
短篇搜查官:〈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朱光潛
【明報專訊】不要多想,請直接回答:眼前有棵參天古松,你首先會想到它有什麼形象?因着不同的身分、背景,不同人所想到的答案大抵有別。人們的審美,... 詳情
妙文精點:學無止境,何不炳燭?
【明報專訊】常聽說「學無止境」,又聞「終身學習」,但有否想過,一個垂暮的失明老人,三言兩語便能鼓勵兼說服年屆七十的君主,不懼老邁而繼續學習呢...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