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世界:認識黃金「個性」 金飾工藝探秘

[2023.03.17] 發表
中大文物館與周大福大師工作室將於4月至5月合辦工作坊,展示製鏈及錯金方法,參加者可跟隨工藝大師以古代工藝製作首飾,可留意文物館網站及社交平台稍後公布。(黃志東攝)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研究員童宇博士(黃志東攝)
錯金銀嵌綠松石帶u(黃志東攝)
帶u佩戴方法(圖中帶u為復原實驗複製品)(黃志東攝)
秦式錯金帶u(黃志東攝)
【絲鑲嵌】(中大文物館提供)
【鑲邊法】(中大文物館提供)
?金銀(中大文物館提供)
明代晚期不少仿古器物如圖中的獸面紋鼎式銅爐運用到?金銀工藝。
童宇表示,?金銀有可能起源於中亞地區,「大概在公元10世紀,包括伊斯蘭世界擴張、蒙古帝國向四方八面征戰,(把技術)傳播到歐亞大陸各地」。中國古代器物裝飾風格亦與外來風格互相影響,如明晚期鐵?金鳳鳥紋鼎式爐(上圖)的紋飾與裝飾技法,跟來自印度旁遮普的?金盒(下圖)相近。(黃志東攝)
翼獸、鳳鳥紋金飾片(黃志東攝)
金步搖墜飾(黃志東攝)
金絲編帽冠(黃志東攝)
六曲連環鏈子(黃志東攝)
金纍絲花籃(黃志東攝)
新一代韋布太空望遠鏡。(資料圖片)
展覽設教育角,提供復原實驗品及香港早期金飾,讓觀眾認識現代金器製作。(黃志東攝)

【明報專訊】黃金稀有貴重,光澤明亮,密度高硬度低,兼且抗氧化和耐腐蝕,並具高熔點及延展性,是其他金屬材料難以比擬。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研究員童宇博士說,工藝技法會影響器物紋飾設計。他帶大家走進金光閃閃的世界,認識金的「個性」,如何歷經三類工藝與製作技術的演變,發展出不同時期的器物和裝飾,甚至製成長絲和金鏈,貫穿藝術與文化,呈現歷史脈絡。

//三類裝飾工藝/

一、 錯金銀

流行於東周秦漢青銅器的裝飾方法,童宇解釋:「青銅器(表面看起來)微微金色,但(色澤)比較寡淡,上面沒有太多裝飾,所以(古人)會取金銀或寶石鑲嵌裝飾。」

【絲鑲嵌】

工匠在器物表面刻上線條或坑槽,然後嵌入金絲;而將金絲以「盤絲法」盤捲或並排平鋪,則成塊面。古代貴族、文人、武士等繫腰帶時所用的帶u(類似現代皮帶扣)會用錯金銀技法鑲嵌紋飾,當中如戰國晚期的錯金銀嵌綠松石帶u,就使用了盤絲法技術,帶u更鑲有綠松石,盡顯身分地位。

【鑲邊法】

較常見的技術是「鑲邊法」,將金片邊緣嵌入器物紋飾線條的深槽中,以固定整塊金片,如戰國晚期秦式錯金帶u上的黃金紋飾便是以此方式鑲嵌;或先按紋飾線條鑲嵌金絲,再將金片錘接於金絲上。鐵器也有錯金銀裝飾,但鐵器質地較硬,不易刻槽。

二、?金銀

古人要將金飾於鐵或銅製器物之上,多運用「?金銀」(「?」粵音減)技法。工匠先在器物表面刻劃細淺交叉線條坑槽,然後將金銀絲片壓嵌於上,再經加熱、砑壓(反覆碾壓),令絲片與器物緊密結合。

?金銀由戰國時期流行的青銅錯金銀或鐵器飾金銀技術發展而來,但具體最早於何時何地出現,仍有待考古發現與研究。此裝飾技法最遲在元代出現,多用以裝飾車馬器具、武器儀仗等;明代技術擴展至佛教法器、木箱金屬構件等。

三、 金絲製作與應用

【製作】

錘鍱:黃金具上佳的延展性,可直接錘打成幼絲,「錘鍱」便是最早出現的製絲方法。

扭捲:古代科技與工具有限,人手難以錘出直徑一致的金絲,於是古人創出扭捲法。扭捲法起源於西方,戰國早期傳入中國,漢唐時風靡一時。工匠有如搓麵條般將細長金片扭捲,再置於平面之間滾磨變圓,捲成表面有螺旋紋的金絲。東晉翼獸、鳳鳥紋金飾片上飾有用扭捲金絲屈曲成的獸鳥圖案。

拉拔:原始拉拔技術早見於東北亞夫餘、高句麗、鮮卑等,現代機械拉拔技術約在遼宋後出現。工匠使用有多個錐形孔的拔絲板,將金條從錐孔較寬的一端放入,然後由較窄的一端抽出;經多次拉拔,金絲會愈拉愈幼長。3至6世紀鮮卑金步搖墜飾的金絲部分,便是以拉拔法製成。

【應用】

編織:金絲可直接用來編織飾物,如明代晚期的金絲編帽冠由多條金絲織成,帽冠左右底部邊緣各設小孔,方便髮簪穿過,固定髮髻上的帽冠。金絲亦可製成金屬圈,經套接後做出立體飾物。

古代的貴金屬鏈主要分為「連環法」和「單絲編結」兩類,前者以金環套接,在戰國晚期傳入中國;後者則用單條金絲編織,約於明代後期出現。元代或以後六曲連環鏈子屬「多曲連環結構鏈體」,工匠將金絲屈成有6個「小曲峰」的小圈,再把多個小圈套成中間鏤空的闊身鏈。

焊接:金絲亦可焊接成片塊狀,再裝飾於器物上。童宇對清代金纍絲花籃讚賞不已,他估計製作時間長,「就算是資深師傅,可能都得花一整年才能完成」。他說此花籃最考功夫之處,在於非常講究工匠的焊接技術,「將(各條)金絲焊在一起,溫度不用太高,但技術要十分精準;若將兩個(由金絲焊成的)配件焊接在一起,溫度則要高,這時就容易將金絲熔掉」。

■知多點

黃金尚有何用?

黃金「個性」豐富,還有何用途?童宇表示,黃金導熱太快,只宜用作製造飾物而非日常容器,「做飾物超適合,戴好久也不易(氧化)變色」。除了裝飾功能,他說現代黃金還有其他用途,例如牙醫會用於鑲牙技術。此外,2022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新一代韋布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使用其近紅外相機校準望遠鏡,由18片六邊形鍍金鈹鏡組成的主鏡,整個鏡面呈金色,科學家稱之為「黃金之眼」。童宇笑言:「其實黃金並非地球本身有(形成)的物料,它是隨茯y星等撞擊而來到地球,若人類想探索宇宙,需要用回來自宇宙的物料(輔助)。」

■展覽詳情

鑠古鑄今〈二〉:中國古代黃金工藝與傳承

2014年起中大文物館、周大福大師工作室及多間機構合作「中國古代黃金工藝」研究計劃,從藝術史、考古學、科技檢測、復原實驗等角度探究,計劃於2018年進入第二階段,是次展覽正是展示此階段的研究成果,精選60多套古代金器展出,同時展示康文署文物修復辦事處對展品的科學檢測技術。

日期:即日至5月21日(星期日)

開放時間:周一至三、五及六上午10時至下午5時;周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時至5時

休館時間:周四(公眾假期除外)、4月7日至10日

地點:中大文物館展廳一

費用:免費

網址:bit.ly/3kAGq0w

文:陳綺雯

圖:黃志東、資料圖片、中大文物館提供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32期]

更多教育
範文天空:隨感隨寫,不拘格套——袁宏道
【明報專訊】〈滿井遊記〉與〈虎丘記〉 恭喜袁宏道(1568—1610)的〈滿井遊記〉獲選為高中文言建議篇章。在此之前,袁氏的〈虎丘記〉... 詳情
【明報專訊】文學創作與「此路不通」 古代文人在文學創作之餘,總與官場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學而優則仕是學習的重要原因,而將所學用在管治之... 詳情
自然手札:不常見的田中鳥
【明報專訊】春天的陽光明媚、溫暖的氣息讓大自然恢復了生機。小花們爭奇鬥艷地競相開放,生動多彩,與人類和諧共存,成為了春天畫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詳情
潮看文史:捱(ngaai4)冷(laang5)
【明報專訊】俄烏戰爭下能源緊張,歐洲電費升幅以倍計,英國人早前更疑慮冬天要「餓死還是冷死」。對已沒有冬天的我們而言,那不過是遙遠甚至覺得誇張... 詳情
時事中文:客家排屋有意思
【明報專訊】香港的住屋大多是高樓大廈,原來也有一些看來特別的住屋,是來自不同族群的獨特建築呢! ■新聞事件 谷埔排屋 見證興衰...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