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穗千頃人工濕地 吸百鳥現新蟲 受污染果園改成 耗10年提升水質
【明報專訊】在粵港澳鳥類生態走廊(意為連接因人類活動或建造而被隔開的野生動植物區域),有一處達1100公頃(相當於58個維園)的綠洲,為百餘種鳥類提供棲息地,這就是今年迎來10歲「生日」的海珠濕地。近兩年,有兩個昆蟲新物種在此處被發現,並以「海珠」命名。海珠濕地由「萬畝果園」改造而成,有香港環保團體稱,人工濕地亦有生態保護作用,並可讓市民更認識濕地。
明報記者 林迎
海珠濕地前身是「萬畝果園」,本有廣州「南肺」之稱,種植荔枝、龍眼、楊桃等水果供應廣州市場,小洲、侖頭、土華等7個村的3.6萬餘果農在此勞作生活。1990年代末,農地被用作建設工廠、養殖場,污水橫流,剩餘的果樹也因此減產。2012年,廣州市提出「只徵不轉」政策,出資46億元人民幣將約800公頃的果園收歸國有,但未有轉變其林地性質。同年,海珠濕地公園開園,經過一、二、三期建設,目前面積達1100公頃,相當於3個紐約中央公園、4個倫敦海德公園,是國內超大城市中心城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濕地,若作商業開發價值可逾萬億。
食住行遊4場景 建果稻蟲魚鳥生態鏈
修復濕地的規劃過程中,保留傳統嶺南水鄉格局,在百年荔枝樹旁建起空中棧道,打造獨特的果林濕地景觀。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景觀所長胡峰稱,他們聯合中科院、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等團隊,為各類生物創造「食、住、行、遊」4類場景,構建果、稻、蟲、魚、鳥城央生態鏈。他舉例,基於水鳥行為模式設計了4座「鳥島」,增加鳥類棲息面積2.3萬平方米,「根據各類水鳥的腿長、翅長,定制5.3公頃水深合適、可安心起降的水鳥食堂,讓海珠濕地成為國際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歇站」。
入選國家農業遺產 花墟音樂節成文化品牌
海珠區濕地保護管理辦公室主任蔡瑩說,經過10年努力,濕地水質從過去的劣五類(中國水質分一至五類,劣五類為最差)提升到三類,空氣質素明顯改善,PM2.5比周邊平均低約20%,氣溫亦比周邊區域低0.5℃至1℃。海珠濕地近兩年連續發現兩個全球首見的昆蟲新物種,分別被命名為「海珠斯螢葉甲」和「海珠琺軸甲」,還擁有9個中國首次發現的新物種,鳥類則在10年間從77種升至187種。海珠濕地目前是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定位站(定點觀測生態環境的科研平台)、大灣區自然教育聯盟的一部分,未來將申報為國際重要濕地。
此外,公園內的「海珠高畦深溝傳統農業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遺產,濕地花墟、龍船景、濕地音樂節亦成為文化品牌,吸引遊客到此「打卡」。2018年公布的《廣州市濕地保護規定》還專門列出10條,永久保護海珠濕地。胡峰透露,未來將考慮把海珠濕地納入廣州國家植物園體系,將珍稀植物遷到此處,建立濕地植物「種源庫」。
穗人工濕地佔逾四成 近年修復3800頃
現時全廣州市濕地總面積共7萬公頃(見表),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副局長吳敏稱,廣州堅持自然恢復為主、自然恢復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原則,近年修復面積達3800公頃。不僅海珠濕地由果園演變而來,還有由廢棄礦坑改造成的花都湖濕地公園。
跨境環保關注協會(CECA)對本報說,濕地分為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廣州的人工濕地佔濕地總面積42.3%,有一定的生態保護作用,也是市民了解濕地生態的重要區域。CECA又稱,廣州的濕地保護法規較仔細,將濕地分為市級、區級,同時根據劃定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小區等區域以保護,保護嚴格程度逐級遞減。香港則有6640公頃內陸濕地,依《郊野公園條例》與《海岸公園條例》規管,所有類型的濕地一旦納入條例,保護規定都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