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修中史 未止中四報讀跌勢
【明報專訊】2018/19學年起初中生必修中史,而高中可揀修讀與否。教育局課程發展處本月發布「高中科目資料調查」,顯示上學年有6校中四級增辦中史科,整體14.3%中四生修讀,微跌0.4百分點,局方則稱選讀比例穩定,「沒因學生人口減少而下降」;又稱2020/21學年中一生讀新修訂初中中史課程,可提升興趣,增加高中選修機會。資深中史科教師陳志華說,現時中史評核離不開背誦,但評核模式少問歷史教訓,難吸引學生高中選修。
較18/19中四跌0.3百分點
根據「高中科目資料調查」,2020/21學年90.8%學校開辦中四級中史科(403間),較對上一學年增加6間;但中四學生選修為14.3%(6970人),較2019/20及2018/19學年分別微跌0.4及0.3個百分點。
教局:新修課程 助增興趣
教育局稱,過去數年中史科中四修讀學生百分比「穩定」,約14%,並形容「沒有因為學生人口減少而下降」。局方說,2020/21學年起中一開始逐級施行修訂初中中史科課程,學生能「古今並重及整全地」學習中史,助提升修讀興趣,增加高中選修機會。當局又說,初中中史2018/19學年成為獨立必修科,全港初中生均須修讀;局方同時加強教師專業培訓、教學支援等一系列措施,以進一步優化中史教育,鼓勵更多學生在高中修讀。
陳志華認為中史評核非常着重背誦資料,令學生卻步。他舉例教明朝宦官,學生要背多個宦官名字,「魏忠賢、汪直、劉瑾等人,已六七個名,同時要求背出在位皇帝,以及(宦官)遺禍事件,可能所答的填充題只有兩分。我們會問,讀歷史是否要這樣讀呢?」
教師:評核重背誦難吸引
他續說,今學年中四開始讀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學生亦隨「優化核心科目」釋出課時,可考慮更多選修,但料學生追求比背誦更高層次的學習模式,「讀歷史的有趣之處是朝代如何經歷不同戰爭汲取教訓,但評估時着重背東西,學生便會覺得其他(科)更有趣味」。
「高中科目資料調查」亦反映,2020/21學年約66%中四生修讀兩個選修科,逾三成修讀3科;生物成最熱門選修科,有15,465名中四生選修,佔31.6%(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