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直擊:穿梭黑灰白 懷緬昔日香港

[2020.10.23] 發表
《東方明珠圖》?葉因泉?1953年——葉因泉特意仔細畫出當時的香港命脈,維港各碼頭。(劉焌陶攝)
在中環金融區人人衣著光鮮,連苦力也不例外,會換上整齊衣服做重活。(劉焌陶攝)
《太平山下》?黃般若?年代不詳——黃般若所畫的《太平山下》,不見擠迫房屋,只見排排漁船,突出香港本來的身世和畫家眼中的香港印象。(劉焌陶攝)
《荃灣紀遊》?呂壽琨?1966年——呂壽琨1966年所畫的《荃灣紀遊》,水墨筆觸表現出荃灣兼具城市與郊野的特質。(劉焌陶攝)
配合這次展覽,中大文物館亦編寫了《舊香港旅遊攻略》,從畫家作品出發,規劃港九新界的旅行路線,配合解說畫作下的香港,讓讀者安坐家中在紙上漫遊,或按規劃路線隨藝術家暢遊新舊香港的時空。(網上圖片)
文物館將這些對照作品與實景的圖片按照地區上傳到網上,可以掃描二維碼瀏覽。

【明報專訊】是次展覽大部分藏品都是第一次展出,包括由前美國軍官巴威克、巴雷特拍攝的一系列1950年代香港彩色照片及幻燈片,以及二戰後南來的畫家及文人葉因泉、黃般若、呂壽琨、王無邪的香港風景畫。他們在太平山、維港留下蹤[,又發掘香港本島以外新界地區的山水景致,畫中的香港注入了中國山水美學,他們凝視香港,畫出自己心中的香港印象,從這些畫作中可以看到每個畫家如何塑造不同的香港形象。

葉因泉的繁華香港——碼頭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稱,展覽中最矚目的畫作應屬葉因泉所繪的一幅六連屏掛軸《東方明珠圖》,描畫的是1953年維多利亞港的景色。雖然整幅畫由六個直幅掛軸組成,使用水墨顏料,但畫作的構圖卻與一般國畫不同,反而與以維港景色為主題的油彩外銷畫相似:以太平山為背景,繪畫維港岸上林立的建築。姚進莊指,葉因泉應該曾接觸這類畫作,並將其構圖與水墨結合,畫出這幅寫實之作。從畫中可飽覽整個中西區的沿岸風景,終審法院、皇后碼頭、山頂纜車到香港大學、繞山橋(現盧吉道一帶)的位置都非常精準。

畫作以中西區全景為主題,但現在繁榮興旺的金融區中環一帶卻被置於左下角不太顯眼的位置,畫家卻仔細地畫出了岸邊的各個碼頭。姚進莊引述展覽嘉賓呂大樂教授的解釋,這種佈局安排是為了突出對於當時香港人來說的經濟命脈——南北行貿易。當時不少人都在碼頭負責搬運等工作,掙取酬勞,因此對畫家來說,逐一畫出貨物流轉的碼頭更能突顯香港的繁盛。

◆知多

南北行貿易其實就是轉口貿易的一種,但南北行專指經營南北兩線的商行。以前航運多用帆船,依賴風力推動,北線是當季候風從北方吹來,將中國北部的貨物(主要是京果、藥材、茶葉等)運來香港再轉口到東南亞;南線是吹南風時,東南亞的貨物(包括椰油、煙膠、胡椒等)運至香港,再轉運到中國北部。◆

黃般若的幽靜小漁村

除了繁榮的城市景象,展覽中不少畫作都以香港郊野山水為題,例如黃般若的《太平山下》,雖然與葉因泉的《東方明珠圖》一樣選取了太平山為主題之一,但展現的氣氛卻截然不同。太平山下海岸的商業興旺,固然可以從畫作下方船舶之多窺見一二,不過畫中的建築物都畫得比較朦朧,而且霧氣繚繞,看起來清幽寂靜。姚進莊稱,黃般若故意將霧線壓得較低,有意突出太平山的恢弘高聳,帶出香港島曾經是一條小漁村的一面。

《太平山下》看起來比葉因泉《東方明珠圖》年代要早得多,但實際上成畫年代相近。兩幅成畫年代接近的畫作,選取的風景也相近,但表現的感覺和手法卻大相逕庭。

發掘本島以外的世界

1940至1970年代的香港旅遊書介紹景點,往往都集中在香港島,可盡顯現代化都市的繁華,又有漁港風光,適合各類遊人。實際上新界也不遑多讓,不少畫家都喜歡新界的清幽郊區,經歷城市發展後,仍不能掩蓋其自然美。荃灣在1950年代大興發展紡織業,1960年代開始有大量公屋落成,從呂壽琨畫中方正剛硬的大廈,荃灣發展步伐可窺一斑。不過與此同時,呂壽琨所畫的荃灣仍然具有傳統氣息,在現代樓宇之間的低矮村屋,林木茂密,綠意盎然,又見遠帆謐然漂晃,海灣恬靜,難怪荃灣受一眾畫家喜愛。

除了氣勢宏壯的六連屏掛軸,展覽中還有不少葉因泉繪畫街角景象的小畫,以及其根據遊覽經歷選取各區勝景所畫的《香江八景》。《香江八景》的足[則不再局限於港島,而是從沙田望夫石到九龍城、宋王臺、快活谷等,遍佈港九新界。

臥遊香港路線規劃

要跟隨藝術家的足[遊歷香港,何止賞畫一途?由於畫家會投射自己的感受到畫作中,參觀者未必能立即辨認出所畫的景色。文物館除了按地區整理畫家蹤[,亦蒐集大量資料,考證畫中景色繪畫的位置、角度等,與該地相同角度的現景對照。文物館將這些對比圖片,根據景點分類,上傳到網上,參觀者掃一掃畫作旁的二維碼,就能目睹香港今昔對比,及藝術家如何將自身審美觀及生活經驗映照到畫中,並且在藝術形式上改造香港的風景。

■「香港印象」展覽

展出超過100幅刻畫香港1940至1970年代的畫作和相片,不僅看到舊香港的景色,亦能了解藝術家視角下的香港面貌,以及他們在香港的生活和遊歷。

日期:即日至11月29日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展廳I

收費:免費入場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三、五、六: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正;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下午1時至5時;星期四:休館

文:陳燕婷

圖:劉焌陶、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465期]

更多教育
潮看文史:擺(baai2)  酒(zau2)
【明報專訊】近日疫情平穩,限聚令放寬下謝師宴終可小規模舉行,無餐飲婚禮更容許最多50人。但準新人的人生大事被迫嚴重縮水或不斷延期,放寬婚宴的... 詳情
時代沉思:夜讀《陳健民獄中書簡》
【明報專訊】牆內牆外 可以怎樣看待這本書?視它的內容為一種獨特的經驗?我不想輕易用生活如監獄這種比喻,因為坐牢身心所受的折磨,真的不能... 詳情
字旅行間:飲茶百態
【明報專訊】●飄越世紀的蓮香——吳皓妍 疫情下,其中一個想念,是無憂無慮地到人頭湧湧的茶樓吃點心,其中一個擔憂,是經典茶樓食店撐不過去... 詳情
卷二練筆:範文作者例子應用——蘇軾
【明報專訊】北宋蘇軾可謂曠世奇才,他性格幽默純真,以儒家的思想從政,立志經世濟民,不畏權勢,耿言直諫,因而得罪不少人,差點喪命;又以釋、道超... 詳情
綜合精練:語境意識實戰——專題文章(上)
【明報專訊】◆//專題文章標題速練/ (1) 標題用字要簡練精確,呼應文章內容。 (2) 前句呼應整合拓展重點,後句呼應見解論證...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