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幸福之國」的不丹,早於1972年提出GDP未能充分反映人民福祉,建議以「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取代GDP,作為量度國家表現的指標。有關概念在2008年正式落實,令幸福指數成為政府制定政策的最大考慮因素。不過,有批評指不丹忽視其他社會問題及犧牲少數民族的利益等,有刻意塑造幸福形象以發展旅遊業之嫌。 過往曾有不少人質疑難以量度「幸福」的概念,不丹則列出四大支柱,包括環境保育、良好管治制度、可持續而公平的社會經濟發展及文化保育,從而制定出72個指標量度國民滿意程度。不丹的措施引起外界關注,法國在2008年委託經濟學家就幸福在發展指數中的作用撰寫報告;聯合國大會亦在2011年通過決議,邀請各國衡量人民的幸福指數。 然而,不丹國內正面對收入差距擴大、年輕人失業率上升及環境惡化等問題。聯合國3月發表《2019年全球快樂報告》,計算人均GDP、自由、慷慨程度、社會支援、預期壽命及貪污問題6個因素後,不丹只排名第95位(香港排76)。該國雖重視文化保育,卻不顧當地少數尼泊爾裔利益。人權組織「人權觀察」有調查員指出,不丹政府在1980年代末視尼泊爾裔族群為人口和文化威脅,褫奪其公民身分,並且驅逐出境,導致逾10萬人需要到尼泊爾的難民營棲身。(ABC╱NPR╱紐約時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