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據說,寒食、清明都是紀念晉國大夫介子推的節日。前者是因為晉文公焚山,誤將賢臣介子推燒死,後悔之下,敕令於其忌日焚火寒食,以為志念;後者是晉文公翌年次日置祭時,念及介子推一生追求天下清明,故將該日定為清明節。後天便是清明節了,以下說說有關寒食、清明及飲食的故事。 賢愚千載,殊途同歸? 宋代詩人黃庭堅有一首詩,是這樣的: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詩的大意是:清明佳節,桃李爭放,恍如笑臉。可是,田野上長滿雜草的墳墓,卻似只是充滿愁緒。春雷萬鈞,驚醒了冬眠中的蛇蟲,春雨也滋潤了郊原上的草木,使它們顯得柔美。古代齊國有人屢次往返墳墓間乞討祭食,以向妻妾誇耀,但也有士大夫介子推甘被燒死也拒絕做官受賞。是賢德正直,還是愚蠢貧賤,至今有誰知曉呢?現在滿目的只是荒丘與亂草而已。 詩人由清明時節的美景想到死亡,又從死亡想到人生:人,雖然取捨不同,賢愚有別,但似乎到最後,也是「殊途同歸」,了無別異的。 乞討祭餘,有效但可恥? 上述有關齊人的故事,見於《孟子》一書,當中說他天天到墓地乞討別人祭奠後剩下的飯菜,吃得肚飽嘴膩。回到家中,還要對妻子和小妾撒謊吹噓,說跟達官貴人如何一起肆意吃喝,如何得主人盛情招待等等。像這樣的人,乞討祭餘,固然卑下,以此驕於妾婦,更是可恥。 這是從飲食,反映出人格、尊嚴的故事。 寧死不移,高尚但可悲? 至於春秋時期的介子推,曾在晉文公登位前,相陪他流亡國外達十九年之久,不離不棄,甚至在艱難的時候,自割股肉以餵君(指重耳,即登位前的晉文公)。等到晉文公登位後,介子推卻不受高官厚祿,寧願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希望他能出仕受賞,便下令放火燒山逼他出來。可是,介子推矢志不移,與母抱樹焚死於綿山之中。故事還未完,晉文公得悉介子推遇難後,十分傷心,下令將綿山改稱介山,並為他修祠立廟,又把介子推死難之日定為寒食節(大約在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或二日),每年此節都禁止生火,只能冷食,以示追懷之意,這也是寒食節的由來。 這是從人格、尊嚴,影響到飲食的故事。 生活反思: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人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取捨萬殊,性情與品格,亦各有不同,但最後,是否真的「殊途同歸」,了無別異呢?「乞餘」與「寒食」的故事,能否給我們一點啟示? 文:袁漢基(資深中學中文科教師)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375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