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同股不同權爭議不斷,據去年美國法院就Google因發行無投票權C類股引發的集體訴訟案所公開的機密郵件和文件揭露,Google創辦人之一佩奇(Larry Page) 在2011年時,曾擔心因另一名聯合創始人布林(Sergey Brin)和時任行政總裁施密特(Eric Schmidt)計劃出售所持的特權股份,削弱他對Google的話事權,向其他董事暗示可能辭職作為威脅,並建議大量發行無投票權的C類股,保障他對公司的控制權。
美股開市早段,窄幅向下,截至昨晚約10時半,道指、標普500指數及納指同樣微跌不足1%,FANG+指數報2604點,微跌0.12%,Alphabet(Google母企)則升0.32%,報1202.97美元,蘋果則升0.78%報183.12美元。
去年有Google股東就集團創建C類股票而提出訴訟,令部分Google董事會機密郵件和文件曝光。據彭博社引述文件報道指出,布林及施密特在2011年透露有意出售股份後,佩奇曾表示,自己或會避免進行以股份為基礎的大規模收購行動,原因是上述交易會攤薄其投票權。根據2011年6月,時任Google董事會成員、已於2017年去世的歐德寧(Paul Otellini)的電郵提到,佩奇曾向他表示,「如果我可能無法控制公司,為什麼我要作出如此犧牲,並努力工作?」歐德寧當時認為佩奇的說法是一種「含蓄的威脅」。
文件顯示,Google數名聯合創辦人間的關係一度緊張,同時披露佩奇如何於2011年重奪行政總裁職位,以及推動董事會確保其對這家科技巨頭的絕對控制權。
Google在2014年將沒有投票權的C類股作為特別股息派予投資者,而Google曾在一份2012年監管文件向投資者透露上述決策原因,文件解釋,創辦人控制權尤其重要,而C類股可以用於收購和員工股權激勵等,而不會削弱控制權,而最新曝光文件則透露,另一個推動發行C類股原因是,假使布林出售其特權股份,佩奇需要一種「方法」來繼續控制公司。
另瑞銀報告指今年2月蘋果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需求按年下跌近70%。該行分析師Timothy Acuri指,去年12月及今年1月中國的iPhone 銷量亦呈現類似下跌,然而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整體需求相對低迷,2月份下滑亦是符合預期。
摩根士丹利則稱,中國iPhone銷售回穩,今年初的iPhone降價行動,零售商稱銷售額情G有改善,而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進一步減價,或會刺激3月份需求。該行又稱,考慮到中國最受歡迎的XS Max降價,加上現有用戶群佔比上升,穩定的iPhone生產,令該行對首季度iPhone業績預測或有上升而非下降空間。(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