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名七旬老婦昨日到將軍澳一酒店食肆品茗,吃雲吞時鯁喉昏迷,送院搶救後至昨晚情G危殆。常有人擔心以從後環抱的急救方法會弄傷老人家,但有急症科醫生提醒,此方法雖有可能令長者骨折,但遇鯁喉意外,首要須疏通傷者氣道。消防處早前上載片段,便以「任何仁」示範鯁喉的急救法。 急症室專科醫生彭繼茂指出,氣道可遭異物部分堵塞或完全堵塞,前者情G鯁喉者神志清醒,但呼吸困難,旁人應盡快報警,切勿以鉗或湯匙為事主取出異物;後者鯁喉者會一兩分鐘內昏迷,旁人應施以「謙烈治急救法」(又稱「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外部壓力助事主咳出異物。彭回應稱,急救法有可能令長者骨折,但長者鯁喉屬燃眉之急,旁人應先協助事主疏通氣道。 醫生:環抱急救雖或致骨折 燃眉之急首先通氣道 彭稱,長者鯁喉風險高,部分長者因牙齒掉落而無法嚼碎食物,曾經中風的長者亦會因中樞神經受損而容易鯁喉。他續說,成人氣道直徑約1.1厘米,長者進食時應仔細嚼碎食物,並避免談話;吃黏性強、表面較滑或遇水膨脹的食物時應格外留神,年糕、麵包、燒肉等均容易導致長者鯁喉。 昨晨11時許,70歲陳姓老婦偕兩名友人到將軍澳唐德街3號香港九龍東智選假日酒店內一酒樓品茗,其間進食雲吞時鯁喉昏迷,同行友人大驚報警,老婦被送往將軍澳醫院搶救。現場消息稱,老婦送院時一度無呼吸脈搏。經初步調查,事件無可疑,列有人暈倒處理。記者致電酒店查詢,職員稱涉事食肆為酒店外判的餐廳。 消防處農曆新年前在社交網站上載《識自救-哽哽於懷篇》片段,「任何仁」示範鯁塞的處理方法:鯁喉者應先用力咳嗽,如氣道完全受阻,在旁者應施以「謙烈治急救法」,即站在鯁喉者後方,一手握拳,另一隻手包住拳頭,環抱其肚臍及胸骨之間位置並用力向上推,直至阻塞物吐出。 上月22日,一名12歲男童在小食店購買牛肉球進食後鯁喉,留院兩日後不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