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文:吳頌嫻(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中四)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身上籠罩虓韁x的陽光,獨自穿過人潮擁擠的路,突然電話響起,我愣了愣,然後接聽了。從電話聽到你說話的聲音,讓我陷入了回憶。
我想起了你今早下班時疲憊的樣子,明明已經很累,卻仍是要打起精神為我準備午飯;想起你已經很累,也要把家埵洵B整齊乾淨;想起你明明已經很累,還要做飯;想起了你很多的不容易。
我還記得那個讓我開始注意這些事情的晚上,那晚月光依然皎白,車輛依舊在行駛,路燈也照亮那漆黑的街道,街道還是人來人往,與平常無不同之處。
可是今天好像有什麼不一樣,我看荍A走路的背影,我愣住了。燈光下映出你那瘦弱的身體,佝僂的脊背、兩鬢白髮,以及疲憊的神情,都是在我不知不覺下忽然出現的嗎?媽媽,你老了。
記得小時候,每當我想和你分享在學校發生的開心事,總看見你那張彷彿能把人拒於千里之外的臉,我只能將快要說出口的話咽下去。久而久之,我不再喜歡和你分享事情,也不愛跟你說話。我們之間出現了一道裂縫,裂縫充滿茤痤援M不願。裂縫從可跨過、可跳過,擴大成遙不可及的距離。
有段時間我正迷惘,不知道世界上有誰愛我。我自覺像是在所謂的家堹痍酐H位、租套桌椅。每晚吃完飯,我便默默地回到房間,你、爸爸和妹妹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感覺你們之間的氣氛是我所不能融入的,覺得這個家並不屬於我。
小時候我只覺察到自己不快樂,以為自己多麼委屈,長大了才明白你的心酸和辛苦。雖然你對我的愛並不是轟轟烈烈的,但生活細節都把你的愛「出賣」了。有時候你會為我準備我愛吃的菜餚,又會在不經意間流露以我為榮的神情,這又何嘗不是濃濃愛意呢?
有部電影名為《親愛的》,說到離家的路千萬條,回家的路卻只有一條。家是很多人魂牽夢繞的地方,無論走了多遠,我們身邊總有家人陪伴和支持。
電話響起了,我笑茯搕F看,趕緊接了電話,聽到電話另一頭說:「你在哪呀?趕快回家,都六時多了,飯都快煮好了。今晚我做了你最愛吃的咖喱雞。趕快回家呀,聽到沒?」我聽蚢q話的聲音,笑茼^答:「我知道了,我很快就到。」掛電話後,我不禁拉了拉衣服,快步地走回家去。
【文章經編輯修改】
■啟導站
宜用前後對比 突顯心理轉變
我喜歡這篇文章的細節和鋪排,儘管一開始沒有說明是母親,第二段呈現的生活細節例如「為我準備午飯」,已可以讓讀者明白「你」是「我」母親。母親的形象也活靈活現,例如「現在」的老態——「燈光下映出你那瘦弱的身體,佝僂的脊背、兩鬢白髮,以及疲憊的神情」——和「我」求學時的年輕樣子——「那張彷彿能把人拒於千里之外的臉」作了對比,較能讓讀者了解母親是怎樣的人。
可能礙於篇幅,文中提到的轉折和心理狀態未有合理交代,例如為何「我」求學時,受母親的照顧,仍感受不到母親的愛意?為什麼「我」好像無法融入一起看電視的家庭生活?從文中所見,可能母親不太懂得和兒女溝通,但「我」在回想母親老去的一刻,忽然懂得體會母親的苦心,好像有點想當然爾,未仔細鋪陳心理轉折。如果母親數年來從不間斷為「我」做飯,怎麼好像今天才留意到?如果家人和「我」從來都溝通不足,怎麼忽然明白家人「陪伴和支持」,然後充滿企盼地快步回家吃飯?
文中有對景物的描寫,渲染氣氛,獨立來看也不錯,但整體宜給予篇幅描述「我」的心理轉折和回憶的細節,增強說服力。
■文評人
羅樂敏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獲同校英文文學碩士學位,曾任《字花》編輯、香港國際文學節節目經理、香港藝術發展局項目經理,現為水煮魚文化行政總監。從事編輯、翻譯、寫作及文學活動策劃。獲第三屆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推薦獎。著有詩集《而又彷彿》,曾參與新加坡作家節2018。
■徵稿
你也想分享「乜乜物物」?可將約400至600字的文章,連同姓名、年級和校名,電郵至living@mingpao.com,或於「明報教育」facebook inbox投稿,請註明「《語文同樂》乜乜物物投稿」。作品須為原創及未曾發布。投稿一經刊登,可獲書券100元。
■題目(任選其一):時鐘、手表
整理:韓祺疇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3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