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前特首曾蔭權於瑪麗醫院「出獄」,有評論認為是為了令他體面一點。社會精英鋃鐺入獄在香港並不多見,畢竟我們的主流教育是縱為公義亦不應違法,而健全的廉潔制度也不像內地「大老虎」長抓長有。但在人治的古代,精英坐牢倒不是什麼新鮮事。
◆誣告
東漢 黨錮之禍
東漢宦官掌權朝政腐敗,一群清正士人及學生矢志糾正,核心人物是名士李膺。生平只見清高者不見小人,時人稱為「天下模楷」,士人皆以受其接見為榮,形容為「登龍門」。對宦官親信犯法毫不留情,遇上大赦仍強硬處決,而被宦官黨羽誣告結黨營私,大肆緝捕士人下獄。獲釋後被好友勸告隱居避禍,但李膺看到重用名士的外戚竇武掌權,還是滿腔熱誠出仕。惜竇武謀誅宦官事泄,宦官搶先下手殺害士人,李膺亦被捕,死於獄中。
武周 神探解困
因影視作品而名氣大增的狄仁傑,是武則天的得力助手,但也受過牢獄之苦。善於投機及羅織罪名的酷吏來俊臣為鞏固權力,誣陷狄仁傑、李嗣真、裴宣禮等大臣謀反。狄仁傑深知來俊臣為人,硬碰會被施加酷刑屈打成招,遂一邊認罪,一邊暗託人送申冤書給家人告狀,引來武則天親身查問,弄清真相,獲罪者全部貶官免死。狄仁傑亦因政績出色,數年後重回宰相之位。而來俊臣則死性不改,密謀誣告一眾皇族,反被告發而處死。
◆失寵
西漢 買田自污
被漢高祖劉邦列為頭號功臣的蕭何,長期擔任丞相深受器重,更享有上朝佩劍、不用行趨禮的特權,卻亦未能避禍。統一後目睹不少功臣謀反被殺,蕭何為令劉邦放下戒心,拒絕封地、獻出家財,更強買民田及放貸自珩M譽。但劉邦要他為違法行為向百姓請罪時,他倒過來請劉邦開放皇家園林給百姓種田,被質疑串通商人奪取園林,打入大牢。最終在大臣力爭下劉邦還是赦免蕭何,年逾六十的蕭何出獄後立刻赤腳入宮謝恩表忠心。
唐 謀反元勳
貴為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名將,亦是為唐太宗策劃玄武門之變的親信,侯君集本應名成利就,卻貪財縱欲,惹禍上身。他征西域打勝仗時私自聚斂珍寶與婦女,部下亦有樣學樣,回京後被告發而入獄。雖然太宗念其功績不再追究,自恃功高的侯君集反不滿因小事拖累仕途而生怨,轉而投靠與弟弟鬥爭正烈的太子李承乾,甚至為其謀劃推翻太宗。終因政變事泄,李承乾被發配邊疆,太宗替侯君集向群臣求情不果,哭茪U令處斬。
◆轉機
春秋 五羖大夫
原是虞國大夫的百里奚,因晉向虞「假道滅虢」後回程順勢滅虞而被晉俘擄。不甘成為晉國奴隸的他,趁擔任公主嫁往秦國的隨從時逃亡,輾轉落入楚人之手。秦穆公早聞百里奚賢德,又怕楚人起疑,便以五張黑羊皮的低價為年逾七十的百里奚贖身,與他暢論三天後把國家交給他打理,從奴隸一躍成為執宰。事實證明秦穆公的大膽換來極佳回報:百里奚內修國政外辟疆土,令秦首度成長至強國水平,也造就秦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明 盛世執宰
在明成祖過度開拓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穩定期,出現賢相「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及他們的雍容文風「臺閣體」,不過當中楊溥的生涯並不從容。中進士後被派往侍奉成祖的太子,卻因太子一次遲了迎接父皇,被牽連入獄十年。但他未自暴自棄,在獄中依舊苦讀,於太子即位為仁宗後獲重用,宣宗時更進入內閣與楊士奇、楊榮等決策國政。「三楊內閣」令國家清平而極負盛名,連大太監王振於英宗初年他們在世時亦不敢造次。
圖:資料圖片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語文同樂 第3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