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政治危機未解,銳意推倒馬杜羅政權的美國上周六再次派出救援物資,未知何時再嘗試經哥倫比亞送入委國。馬杜羅任內委內瑞拉經濟和人道危機急速惡化,截至去年底已有逾300萬名國民出走異鄉,但馬杜羅一直堅稱是美國背後策動政變,拒絕華府提供的援助物資。有出走到香港的委內瑞拉人接受本報專訪,描述國家近年民不聊生,斥馬杜羅政府管治不善外,還以控制民生基本所需的方式間接強制國民「歸邊」。明報記者 周宏量
反對派領袖瓜伊多上月23日以國會議長名義自行宣布出任「臨時總統」,先後獲美國、拉美鄰國和歐洲多國認可,委內瑞拉即陷入總統「鬧雙胞」的危機。美國本月初派出物資車隊嘗試從哥倫比亞進入委內瑞拉,但馬杜羅政府表明拒絕為華府干預政局開路,堵塞了邊境橋樑阻路。到前日華府再空運新一批物資到哥倫比亞,暫未知可如何進入委國境內。瓜伊多同日敦促委國軍方容許物資入境,應付迫切人道危機,馬杜羅則指摘物資純屬殘渣或腐壞和有毒的食物,表明會調動更多部隊駐守哥倫比亞邊境。
救援物資運送爭議側面反映委內瑞拉近年人道危機如何深重,本月2日是已故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上台20周年,他任內發起左翼社會運動「玻利瓦爾革命」,備受國際社會矚目。但20年後的今天,委內瑞拉卻以所謂的「玻利瓦爾流散」(Bolivarian diaspora)著稱,經濟衰退和通脹高企導致資源嚴重短缺,迫使愈來愈多國民離開,用腳步向玻利瓦爾革命說「不」。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最新數字,截至去年11月已估計有逾300萬委內瑞拉人出走。
「玻利瓦爾流散」300萬人離國
這些委內瑞拉人大多逃往鄰近國家如哥倫比亞、秘魯和厄瓜多爾,相對較富裕的則前往西班牙等地。在西語不流行的香港,也有一些出走的委國人,其中門多薩(Christian Mendoza)及其母布略內斯(Ninoska Bullones)、雷米(Manuel Reimi)和華裔的吳麗芳(Reina)近日接受本報訪問。
門多薩稱,委內瑞拉有三波出走潮:第一波是2000年代初,查韋斯挺過2002年流產政變後,許多企業和老闆離國,將資產撤至較安全地方;第二波是2006年至2007年,查韋斯連任後提出「21世紀社會主義」,加速國有化,促使教育程度較高的國民如醫生和建築師等決心離開;第三波是2014年至2016年開始,經濟倒退造成資源短缺,「人民連食物和衣服都沒有」,不得不離開。
2014年來港的門多薩,未離國前任職於一間為國營石油公司PDVSA供應開採或精煉石油工具的企業,其間派駐香港,方便往中國大陸採購。他自言早在2009年已開始尋求離國,但薪酬不可能夠買機票,即使當上經理,生活質素還不及在港月入1萬港元。他慶幸自己能在香港找到新工得以留下。
門多薩批評馬杜羅政府控制民生基本所需的供應,然後採取西語簡稱為「CLAP」的類似糧票制度,間接迫使國民跟他們站在同一陣線,否則親疏有別,不會給予食物或其他優惠。他解釋:「最低工資只有每月3美元,但買一盒雞蛋已要1.5美元,根本不可能夠用。」他認為委國政府自查韋斯起將基本服務國有化,卻管理不善,以PDVSA為例,油價高企時政府沒有投資改善開採技術,只顧派錢收買其他拉美國家,物資不足就靠進口而非改善採集技術,到油價回落即無以為繼。
門多薩的母親布略內斯感嘆,委國經濟危機另一影響是導致家庭破碎,自己有4個孩子都離國了,姊妹也有兩名女兒在外,自己能跟兒子來到香港已是幸運。她形容在委內瑞拉人們逐漸變老,同時變得孤獨,沒有人關心他們。
對這些「玻利瓦爾流散」人士來說,另一迫切問題是他們出走已有一段時日,護照一旦到期,他們無法回國申請續期,隨時面臨遣返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