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配合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公共空間回收及垃圾收集設施改造督導委員會(簡稱「桶改會)昨審議新設計的街邊垃圾桶及回收桶,在3個方案中選了「細口」垃圾桶及「一體化」回收桶,另就室內及大型活動使用的回收桶選出最佳方案,顧問稍後會就委員會按概念設計製造模型,今年7至10月將會諮詢公眾。 據了解,顧問就街邊、室內及大型活動各設計了3個垃圾桶及回收桶組合,供委員會挑選,每個組合再分為透明及不透明合共18個組合。委員會昨開會就每種場景挑選一個最佳組合,供顧問優化及製造模型,並展開公眾諮詢。 街邊「細口」垃圾桶配「一體化」回收桶 經過一輪篩選,委員會就街邊場景選出「細口」垃圾桶及「一體化」回收桶。據悉,另外兩個方案為1個垃圾桶及3個回收桶,以及把垃圾桶及三色桶合而為一,但委員認為新設計要對應廢物收費,減少誤用,認為仍要分開垃圾桶及回收桶,不過回收桶可採用「三合一」設計,桶口會因應接收不同回收物料呈不同形狀,而回收桶亦可因應情G自由組合,較有彈性。「細口」垃圾桶以橙色為主,採取圓頂設計,桶口呈垂直橢圓形。 回收桶口形狀對應各種物料 至於室內情G,脫穎而出方案為1個垃圾桶與3個回收桶,垃圾桶口呈打橫長方形,回收桶口形狀對應各種物料,如塑膠回收桶入口呈圓形,可放入膠樽,廢紙回收桶口為狹長長方形等;戶外大型活動方面,委員會選了1個垃圾桶及3個回收桶,所有桶都由食環署的660公升垃圾桶加上綠色蓋,開口形狀亦對應接收物料,如膠樽回收桶有兩個圓形入口。 環境局2016年2月成立桶改會,檢視公共空間回收及垃圾收集設施的分佈及設計,並提出改造建議,以促進社會大眾減廢和資源回收。桶改會昨第六次開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