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中國的阿里巴巴集團2009年開始將「雙十一」(11月11日)包裝成購物節日,旗下購物網站天貓於2017年「雙十一」全日的累計商品交易額為1682億元(人民幣,下同),再創歷年新高。
阿里巴巴預料,2017年的雙十一購物節需動員逾300萬個快遞人員,有超過14萬個品牌參與,當中更有逾6萬個國際品牌,包括美國連鎖百貨公司梅西百貨(Macy's)、好市多(Costco)和澳洲知名連鎖藥房Chemist Warehouse等,有逾1500萬種產品供選購。
凌晨完成付款 12分簽收
據阿里巴巴物流系統菜鳥網絡數據顯示,當日開場首1分鐘共接到383萬個物流訂單。天貓首個訂單簽收只耗時12分18秒,據悉,該名消費者劉先生於雙十一前便從天貓超市選購零食並放進購物車,於11日凌晨完成付款,由智能倉配系統揀選貨品、包裝、於包裹上貼上電子單和發出包裹,劉先生於同日凌晨零時12分18秒便在其上海嘉定住所簽收包裹。
小米單日成交額破20億
167個商家當天成交額超過1億元,17個商家超過5億元,6個商家超過10億元。蘋果佔據成交額榜首,美的、小米單日成交額突破20億元。另外,全日有225個國家及地區達成跨境交易,出口最多商品到中國內地的國家為日本、美國、澳洲、德國及韓國;由內地進口最多商品的國家或地區為俄羅斯、香港、美國、台灣及澳洲。
各地紛仿效
台灣的PChome、momo購物網、樂天、兼攻東南亞與台灣的蝦皮購物網等近年都有舉辦類似雙十一的活動促銷,日本雅虎則把11月11日設定為「いい買い物の日」(購物好日)。外國也有類似的網絡促銷活動,感恩節後有「黑色星期五」及「網絡星期一」的網絡促銷,購物網站亞馬遜(Amazon)自2015年起,於7月的第二個星期舉辦「Prime Day」會員購物日。市場人士估計,2017年「Prime Day」銷售額約為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綜合《明報》報道、阿里巴巴網站資料
■知識增益
環團抗議網購造成浪費
綠色和平2017年10月委託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的數據分析與民調研究中心,於街頭訪問1015名18至45歲、過去半年至少有兩次「淘寶」經驗的港人,四成受訪者稱在網購優惠日會比平時更有購物衝動。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李逸燊說,不少港人抱住博彩心態衝動網購,「但當『中伏』後,覺得成本不大而沒所謂,終要環境『埋單』」。他解釋,網購衣服多用一至兩個膠袋包裹,大部分難重用。另外,製衣過程消耗不少水資源及排放二氧化碳,造成污染,盼市民正視購物對環境影響,買新物前可試試舊物重修,亦促政府做好衣物回收和源頭減廢。
◆「港人網購行為及心態調查」結果
平均每年花近6300元網購
年均買約18件衫、褲、裙和鞋等
八成受訪者曾網購從未或使用少於兩次的物品
平均四件就有一件衣物穿少於兩次但被丟棄或回收
- 資料來源:綠色和平
◆網絡促銷——雙十一購物節(見圖)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及就你所知,指出網購文化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網購文化涉及的生產、運輸過程,以及大量貨品,主要造成空氣和土地污染。
製造及運輸
製造商品過程消耗不少資源,而網購涉及國內和跨國交易,貨品由飛機、火車、輪船、汽車等運送,交通工具排放會污染空氣。製造及運輸貨品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則加劇溫室效應,使全球暖化問題變得嚴重
包裝和貨品質量
網購貨品通常用上多個難以重用的膠袋或紙盒包裹,未必適合或不會被回收、重用,大多遭丟棄。而網購的貨物質量參差,未必耐用或符合買家要求。大量的包裝及遭棄置的貨品淪為垃圾,加劇土地污染
增加消費
網購文化加劇消費意欲。部分消費者或因被網絡宣傳吸引而購物,所購物品未必是本身所需,購買後可能不會使用,甚至丟棄,除造成浪費外,更會污染環境
◆延伸回應題
2. 全球化下,人們的全球經濟活動參與程度如何得以提高?試以網購為例,解釋你的答案。
解題﹕
.全球市場在遵從自由經濟的原則下,於生產、金融和貿易三個層面上出現跨國交流,國際經濟活動不再受地域疆界限制,變成無國界的自由經濟市場
.網購所體現的經濟全球化主要是貿易上的跨國交流,例如各地的商戶和顧客如何連結起來
.思考全球化在整個交易流程中扮演的角色
參考答案﹕
資訊流通
全球化下,資訊比以前更流通,令商店可在各地宣傳和售賣自己的產品,加上人們現在到各地旅遊更便捷,認識他國的文化和商品,增加他們的消費興趣。例如資料所示,於雙十一購物節,單是阿里巴巴集團的促銷便有逾6萬個外國品牌參與、225個國家及地區達成跨境交易,可見網購便利民眾購買各地的商品,商家則可以把產品銷售至世界各地。由此可見,人們的全球經濟活動參與程度因資訊流通得以提高
跨國平台
全球化下,網絡上有不少購物網站,提供更多的平台連接各地的商店和顧客,例如中國內地的阿里巴巴天貓、台灣的PChome、momo購物網、日本雅虎、全球購物網站亞馬遜等,製造更多跨國交易的機會。由此可見,人們的全球經濟活動參與程度因跨國平台增多得以提高
運輸發達
全球化下,來往各國的交通運輸設施完善,製造貨品的原材科、貨品派遞可以利用航空、海上和陸運方式運送,在科技發展下過程也愈來愈快捷方便,增加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國內或外地商品的意欲。由此可見,人們的全球經濟活動參與程度因運輸交通發達得以提高
文化價值
全球化下,人們在資訊傳播的影響下分享着相近的文化價值,例如各地人民均受各式各樣鼓吹消費的廣告影響,或認同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更樂於參與網上購物活動,如2017年阿里巴巴天貓於雙十一購物節全日的累計商品交易額就有1682億元人民幣,創歷年新高,各地亦有舉辦類似「雙十一」的促銷活動。由此可見,人們的全球經濟活動參與程度因文化價值推廣得以提高
顧問教師:陳志華老師
[通通識 第4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