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特使、中聯部長宋濤20日結束平壤行程,乘中國國航航班回京。宋此程未能見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引外界關注。而宋一回國,昨日中國國航就正式向外宣布,無限期停飛北京至平壤航線。
該航線是朝鮮僅有的一條國際航線,此舉不但意味朝鮮更封閉,亦顯示中國響應聯合國決議,對這個昔日血盟兄弟的制裁陸續有來。昨日還有消息稱,大批在中國丹東打工的朝鮮人紛紛捲包袱回國。
宋濤作為中共領袖、國家元首習近平的特使,在平壤4天都見不到金正恩,不管中國官方媒體如何圓場、外交部如何解釋,外界都視之為中國對朝外交的大失分。無獨有偶是,朝鮮官媒在宋濤離開後即發消息,指金正恩近日視察平安南道德川的勝利汽車廠,似對外宣示「偉大領袖較忙沒空見,而非拒見」。
外界同時注意到,官媒報道宋濤20日乘搭國航回京的航班,是國航北京-平壤航線最後一次飛行,國航同機從平壤撤回最後一批工作人員。昨日,國航相關負責人正式宣布,因「需求情況不理想」,無限期地暫停北京至平壤航線。負責人表示,未來是否復航「要看市場情況」。21日晚間起,國航官網已無法查詢北京至平壤航線在售航班。
儘管國航強調停飛是經營原因,但在10年前剛開通時曾坦承該航線「意義匪淺」,現在隨着聯合國對朝鮮制裁加大,特別是宋濤從平壤「掃興而歸」,加上美國宣布將朝鮮再度劃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國航的舉動被視為北京對朝鮮的最新制裁行動之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前日被追問此事稱「沒有聽說」,表示即使停飛也是航空公司的市場行為。
中國國際問題專家學者則表示,朝鮮問題「很敏感,不便置評」。有不願具名學者稱,中國這樣的國家從來都是政治第一,「北京飛平壤這樣的航線,從一開始就不是按商業航線標準設置的。如果政治上需要,中國會毫不猶豫給國航津貼,保持航線,只有政治上不需要了,才會交由市場決定。這樣的例子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