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比特幣價格不斷破頂,吸引股票期貨交易員Mark(化名)以近10萬元向「代挖礦服務」公司戶口持有人購入其戶口,以盡快增持比特幣,待價格再攀升時沽出,但約一個月後無法再登入,才發現該戶口是不准買賣的。(馮凱鍵攝)
放大
 

其他新聞
疑墮「萊特幣」騙局 內地人來港尋公司不果
航班上碌「失效卡」購物 台男被捕
縱橫戲院簷頂 妙筆上畫落畫 老畫師﹕電影廣告非次等藝術
視書為師以書為牀
廣告好畫 爛片也有票房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10萬買比特幣「代挖礦戶口」 翌月失效 騙案增逾倍 首6月23宗

【明報專訊】比特幣(bitcoin)價格持續破頂,騙案亦倍升。有股票期貨交易員上月以近10萬元向「代挖礦服務」公司戶口持有人購入其戶口,但約一個月後無法再登入,其後才知該戶口不可買賣,警方將案件列作「有犯罪或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工黨近半年接獲4宗同類個案,事主均從事金融業,共涉約80萬元。

明報記者 阮秀君

工黨半年接4個案 事主皆從事金融

涉事股票期貨交易員、參與投資近10年的Mark(化名)表示,近半年見比特幣價格上升,遂投資比特幣。他指出,除買入增持或自置電腦「採礦」,坊間有公司可「代挖礦」,按合約協定的電腦運算力代為「挖礦」,所購運算力愈高,「挖」得愈快,「挖中」比特幣機會便增加,挖得的比特幣暫存至合約者戶口,直至合約者提取,但這類公司擴充速度不及投資者認購速度,當無法即時「加碼」增購運算力,遂購二手買賣合約。

「一手交一手就無問題,怎知就被騙了。」上月有人主動向Mark兜售合約及戶口,雙方在網上議好價錢,相約見面。Mark憶述:「我當面更改戶口密碼,確認運作正常並分別以轉帳及現金分批付錢。交易中,我支付逾9萬港元,購入擁40TH/s運算力並存有約0.077比特幣的戶口及合約。」

代挖礦公司:戶口不可買賣

約一個月後,Mark未能登入該戶口,向賣家查詢後就無法再聯繫,及後他向總部在英國的「代挖礦服務」公司查詢,發現該戶口確由該賣家持有,但該公司所定合約條款根本不容買賣,不會認可新買家,並證實近日戶口持有人「重新確認」(verify)該戶口。Mark自言「見過鬼怕黑」,即使比特幣價再升值,他都沒再作新投資。

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指出,連同Mark在內,過去6個月接獲4宗涉及「二手期貨挖礦合約」投訴,事主均為從事保險、銀行及金融的人,全部有大專以上學歷,每人損失9萬至30萬港元。他認為,投資項目日新月異,但港府應具前瞻性,就新興投資定下應對大方向,而非任由市場自決,相關投資陷阱往往涉海外公司,追查困難。

賣家售後「重新確認」戶口 回應稱可報警

警方發言人指出,今年10月30日接獲一名男子報案,案件列作「有犯罪或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警方數字顯示,比特幣相關騙案由2015年25宗,增至2016年67宗,增幅逾倍,今年單是首6個月亦已有23宗。

涉事的「代挖礦服務」公司Hashing24表示,不評論個別事件以保障客戶個人資料,但根據合約條款,客戶所註冊戶口是不可轉讓,條款已在網頁刊載。

被指與Mark交易的梁先生回應時,沒說明曾否參與涉事交易,只稱若二手買賣存有糾紛,事主可報警處理。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今日相關新聞
10萬買比特幣「代挖礦戶口」 翌月失效 騙案增逾倍 首6月23宗
港未規管交易 公司條款各異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