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試建美墨圍牆 4公司中標
日民進黨黨魁前原誠司當選
美警安撫女司機 稱「只會殺黑人」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國際
 緊隨施政主調 電影恐淪宣傳片

印度自1947年獨立以來,向視電影為建立國家的重要工具,題材亦觸及不少社會議題。不過有學者指出印度電影往往淪為唱好政府喉舌,容不下批評,恐不利民主發展。

當地文盲率高 電影成重要媒介

印度人口達13.2億,但當中有多達三成人為文盲,電影便成為向大眾傳播的重要媒介。印度政府統計,當地每年拍攝的電影逾千部,售出戲票數量達33億張。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現代印度歷史專家普拉卡什(Gyan Prakash)指出,印度建國初期的電影主要以宣揚印度民族精神、統一國家為要旨,例如1957年的《印度母親》講述一名寡母獨力養大年幼子女,挺身對抗橫蠻地主,被視為印度女性典範。同期的電影亦勇於探討開國初期的社會問題,如官員貪腐、中產階層的偽善、貧富懸殊等,開闊觀眾對社會的理解。

普拉卡什指出,近年印度電影仍不乏對社會的關注,印度巨星阿米爾罕(Aamir Khan)的新作《打死不離3父女》(Dangal)便藉由摔角手父女檔的故事鼓勵女性賦權。不過普拉卡什亦認為,隨着政府不斷收緊電影審查準則,許多電影內容只能緊隨政府的施政主調發展,絕不容許批評政府,「變得恍如政府宣傳片」。他相信唯有在電影人能無懼發聲批判政府,印度才會有真正的民主。

 
 
今日相關新聞
印度戶外便溺陋習 愛情電影倡改變
緊隨施政主調 電影恐淪宣傳片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