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判刑在即,明日便踏入27歲的周永康已做好心理準備要在獄中過生日:「每代人都有其使命和承擔,3年前學聯提出命運自主的精神,這條路只有這代人可行出來。」他說,是次判刑對年輕人參與抗爭「一時三刻可能收到震懾的作用」,但只要跨過這關,「連收監都無法挫折年輕人,世界就會改變」。
「收監難挫年輕人 世界就變」
周永康當日有份衝入公民廣場,去年被裁定一項非法集結罪成,判囚3周、緩刑1年。律政司早前不服判刑申請覆核。周永康昨日表示,基於早前反新界東北衝立法會案的判決,自己已作最壞打算,「由於是同一法官、同一控罪、同一量刑,估計判監長短相若」。
什麼都想學 擬獄中讀佛學書
周永康形容心情大致平靜,與記者滔滔不絕分享入獄前準備,「見朋友、做孝順仔與家人食飯、寫文」、「我一直不剪頭髮,待星期四去(獄中)剪」、「我未想好是單獨囚禁還是住大倉,單獨就可以沉澱,大倉可以交朋友」、「在整理書單,準備帶大批佛學書在獄中閱讀」、「什麼都想學,木工、整路牌等,(在木工房掃地呢?)為何要掃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稱,已申請延遲在美國讀博士的入學時間,「本來想在海外擴闊眼界,現在是換一個地方擴闊視野」。
周永康近年學佛,他說其中一個領悟是理解何謂自由,「大家聽到判監時,通常心想會喪失生命裏寶貴的時光和自由,但接觸佛學的過程,學會人從來都不是自由,受很多歷史限制、文化掣肘,令我們的人生受束縛,自由就是明知不自主,我們如何掌握內心去寬待每件事。如果可以掌握內心方向,不論在牢獄或這間餐廳,或是在公民廣場,我們都是自由」。
「有人問我,這樣付出(入獄)是否值得?我覺得我們是主動奉獻,談不上是代價」,周永康希望,未來一段時間非建制派之間可以冰釋前嫌,推動內部和解,從而令香港整體和解,「這無可能由政權去做,而是需要民間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