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邪,是六淫邪氣之一,是夏季獨有的時令邪氣。暑病,廣義上指由於在夏季感受暑氣熱邪引起的疾病,狹義上則指中暑、暑溫等病。香港地處亞熱帶地區,夏季溫度高,地域靠海濕氣重。人口眾多,擁擠嘈雜,室內外溫差極大。這種社會和地理環境的特殊性,令人們罹患暑濕邪氣的機率更高,而夏季最常見的兩種暑病,是夏季感冒和中暑。
文﹕高潔瑩(註冊中醫師)
圖﹕AlinaMD、liza5450、bee32@iStockphoto
夏季感冒篇
室內外溫差大 體弱易中招
香港夏季,室內室外的溫差達十多度,加上濕度高,體質較弱的人往往抵受不住,引發夏季感冒。
夏季感冒與其他感冒不同,是指盛夏時節,人體感受暑邪引發的感冒,常常與濕邪夾雜。徵狀除發熱、怕風、多汗、口渴咽痛、舌紅苔薄少、脈浮數之外,若夾雜濕邪還會有惡心欲嘔、心煩胸悶的徵狀。另外,這種感冒常在午後三至五時體溫明顯增高,且汗出後仍感發熱。
因此,預防夏季感冒應做到以下兩點﹕
1. 合理使用冷氣
•盡量減少留在冷氣房間的時間
•在冷氣房媕雩茷O持通風良好
•隨身攜帶外套或披肩,慎防冷氣低溫
•盡量減少突然出入冷氣房
•如身上有汗,在進入冷氣房後應立即抹乾,不要面對冷氣機風口直吹
2. 注意飲食起居
•注意衛生,勤洗手,勤修甲
•天熱出汗時,慎防貪涼受寒
•飲食應清淡,不可過食生冷,少食辛辣刺激、b薑蒜等熱性食物和油膩食物
分清暑熱和暑濕 對症下藥
治療感冒,首先應分清徵狀是偏於暑熱感冒還是暑濕感冒,再對症下藥。
暑熱﹕口渴心煩 小便少且色黃
暑熱感冒的熱性徵狀較多,如發熱、口渴心煩,小便少且色黃,精神不振。而治療則以清暑益氣,養陰生津為主。
王氏清暑益氣湯
材料﹕西洋參5克、竹葉15克、黃連3克、石斛12克、麥冬12克、知母10克、甘草5克、粳米20克、荷梗15克、西瓜翠衣30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兩次
暑濕﹕頭痛昏重 嘔吐泄瀉
暑濕感冒除有感冒徵狀,亦會夾雜頭痛昏重,胸悶胃痞,嘔吐泄瀉等濕邪徵狀,治療會以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為主。
藿香正氣散
材料﹕藿香12克、茯苓5克、大腹皮5克、紫蘇葉5克、白芷5克、陳皮9克、桔梗9克、白朮9克、薑厚樸9克、法半夏9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兩次
中暑篇
高溫濕重 皮膚難散熱
中暑是指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或高溫下過度體力活動引起的一組臨H症候群。嚴重中暑可能導致不良預後,甚至死亡。以下情G很容易中暑﹕
1. 高溫不通風
不通風的高溫環境更容易引起中暑,如狹窄的車廂、無冷氣且通風不佳的房間,由於高溫烘烤、空間內散熱困難,容易導致中暑暈厥
2. 直接暴曬
在陽光直射暴曬的環境下活動太久,身體脫水又無法及時補充水分時導致中暑
3. 濕氣重溫度高
高溫天氣時,空氣中濕度增加,導致人體皮膚難以散熱引起中暑
先兆﹕頭昏惡心 多汗疲乏
當身體有中暑先兆或輕微中暑,會出現口渴、無食慾、頭痛、頭昏、多汗、疲乏、神疲、惡心及嘔吐、心悸、臉色乾紅或蒼白、注意力渙散、動作不協調、體溫正常或明顯升高。至於嚴重中暑,會出現肢體痙攣、器官衰竭,更可能出現急性徵狀如高熱、皮膚乾燥、意識模糊、驚厥甚至休克。嚴重中暑預後不佳,死亡率較高。
通風環境休息 躺下敷冰袋
若出現輕微中暑,可以如何紓緩?
一、立即停止活動並在陰涼、通風的環境中休息;除去多餘或緊身的衣服
二、如果患者有意識並且沒有惡心嘔吐等徵狀,應緩慢地給患者喝下涼開水或運動飲料;也可服用藿香正氣水
三、盡量讓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至30cm
四、將濕涼毛巾、冰袋放置於患者的額部、腋下、頸側,有利於加速散熱
五、如患者已失去意識或意識不清,應盡快送急症室處理,等待送院時亦可做以上措施
穴位按摩急救中暑
輕度中暑時可以按摩大椎、曲池、合谷,用單手拇指點按穴位,或冰敷大椎穴。
若重症中暑,可在以上三個穴位基礎上,加人中、十宣、委中、陽陵泉、少}五穴,手法以點掐、按壓為主。
中醫食療
三皮湯代茶 清涼解暑
想減低中暑風險,如屬經常於高溫或戶外環境工作的人士,包括廚師或工程人員,可煲防暑清熱飲以清熱生津。至於長期在冷氣間工作,或容易腸胃不適人士,可泡焗消暑和胃飲。而一般人則可煲三皮湯於溫熱的時候代茶飲,達到清涼解暑目的。
三皮湯
材料﹕半個西瓜皮、半個冬瓜皮、一條絲瓜皮
用法﹕將西瓜皮、冬瓜皮、絲瓜皮洗淨後放入鍋中,水煎15分鐘,取汁、加適量白糖,溫熱時,代茶飲用
功用﹕清涼解暑,利尿除煩
防暑清熱飲
材料﹕白茅根5克、菊花2克、烏梅2粒
用法﹕將以上材料放入杯中,加500毫升開水,加蓋泡焗30分鐘,代茶飲
功用﹕清熱生津
消暑和胃飲
材料﹕藿香3克、生麥芽6克、生薑3克、黑棗1粒
用法﹕將生薑洗淨切片,與其他材料共放杯中,加500毫升開水,加蓋泡焗30分鐘,代茶飲
功用﹕解表祛暑,調和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