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人民銀行目前宣布要加緊外匯管制後,多倫多本地的非官方外匯市場並沒有什麼波動,似乎完全不受該政策的影響。有華人居民表示,以往都是合法地通過銀行進行轉賬,但將來可能會更多依賴地下錢莊。
有藉父母的幫助在約克區域內購得大房的華人姓陳居民表示,「家里以前給我匯款全是通過銀行,很遵紀守法,一直走的正規渠道,方法就是多借幾個身分證給我寄錢,一直是從中國銀行匯的錢!如果我的匯款額度一年的滿了,會匯到我老公的名下。」
陳稱,現在不需要國內再有大的款項過來,所以沒注意政策的變化。
「2011年結婚買下的共管柏文單位是全款買的,那時候外匯管理還沒那麽嚴,所以2015年初年買獨立屋的時候,也不需要匯太多錢過來。我們的首付交得不多,所以每年我爸媽還需要匯幾十萬人民幣過來幫我還房貸和保母費,我老公掙的錢管生活開支。」
但這樣方便的生活,今後可能變得不方便。
中國人民銀行所宣布的《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雖然是要到今年7月1日才正式實施,但有報道稱,新年過後中國居民無論以什麼渠道、什麼理由辦理購匯業務,都需要填寫全新的《個人購匯申請書》。
而在此之前,大家如果以出境旅遊、子女留學費用作為匯款理由時,通常只需和銀行櫃員口頭交流,而無需留下書面憑證。
今年新版的《個人購匯申請表》中明文規定,「購匯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對此陳某稱,他們暫時還沒想過找地下錢莊。如果今年政策改了,房貸匯不過來了,他們也許會想辦法。
「我媽還說,想等現金多了,就幫我把房貸一次還清,看來走正常途徑,以後是不可能了。我有一朋友,去年剛買了房,從國內匯了六七十萬加幣過來,肯定不是正規渠道(笑)。我也很想知道她怎麼操作的。」
但多倫多本地的人民幣匯兌市場,似乎並沒有因為上述政策的變化而出現波動。一位從事海外代購而需要經常換匯的人士稱,「匯價還是很穩定啊,我去幫襯的那家,就是在大家都參考的著名匯率網站XE.com上面的匯率再加0.01給我。比如上面的匯率是5.2,那我就要用5.21買。」
但這位人士也承認,他換匯的方式雖然簡單,但也有一定的風險。「商量好換匯的匯率和數額之後,我就上支付寶把人民幣轉給那人(非官方換匯機構),對方收到錢之後,通知我去多倫多的某個地址去取相應的加幣。」
這一過程中,存在有換匯人把錢轉給對方之後,對方賴賬不給的較大風險。對此這名人士表示,「這個換匯的也是做很多代購的生意,手頭上有很多人民幣和加幣周轉,找他們換匯的有很多人,信譽都快比得上銀行了。」
另外,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性,利用手機相關程式私自作外幣兌換已愈趨普通,本地地下市場已有相當的規模,不少留學生和需要加幣人士,都已改用這種地下方式兌換,不經銀行,亦不用填表。
小王的女友JJ在多市買房,並未能取得銀行的按揭,逾90萬元的房價,要付逾30萬元首付,JJ向朋友打探一下,前後找了5個友人,湊足了30萬元。她坦白說朋友給她的總共30萬元貸款,在國內的爸爸翌日便把錢都還給人家了,發個訊打數個電話,事情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