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成功的電影主題曲不單是點綴,奏起旋律更能讓人腦海中浮現電影的畫面。「仍然要相信,這媟|有想像」,「流連城市,人來人往」,「願你知每步每步和誰奮鬥」,你想到了什麼電影嗎?這3首電影主題曲都出自作曲人戴偉之手。從《狂舞吧》的夢想,《差一點我們會飛》的青春,走到《沙燕之歌》的熱血,每段推動劇情高低跌宕的旋律,同樣代表著戴偉的音樂人生。
李宗盛歌詞開啟音樂夢
與很多出身小康之家的孩子一樣,戴偉自小學鋼琴,但沒有因此而喜歡音樂。真正開啟他的音樂夢是李宗盛的歌詞,「我對人生有很多疑問,其實做人是為了什麼呢?人應該有什麼目標呢?家人根本解答不了我的疑問。高中快畢業那段時間,我聽很多台灣歌,例如李宗盛,他的歌詞很有意思,不僅是談情說愛,而是寫很多人生哲理,《生命中的精靈》那張唱片就啟發到我。」那段時間戴偉剛有信仰,覺得音樂和歌詞比「齋吸」更有效果,於是萌生用歌曲傳福音的念頭。
戴偉快到加拿大升讀大學時才正式開始音樂創作,不過他沒有選修音樂相關學科,而選讀了計算機科學課程。「家堣ㄩ潀鹵,我到外國讀書,父母已經用了很多錢,加上自己剛接觸創作(音樂),真的不確定是不是喜歡,所以沒有選音樂作主修。」不主修但可以選修,他為了使用學校的錄音室,每一年都讀一次音樂製作課程。
當售貨員賣唱片 只盼走近夢想
1996年,22歲的戴偉在加拿大完成學業,帶著自創的歌曲回港,一心希望加入音樂界。不過,白紙般的新人要入行談何容易。他聯絡了多家唱片公司都無功而回,好不容易等到回音,傳來的卻是介紹他到唱片店當售貨員的信息。沒有人邀歌,夢想當作曲人的他,為了與「唱片業」走近一點,竟答應了。
那是一間位於九龍城的唱片店。「有次有親戚走進來,嘩,我嚇得立即避開,要閃走,真的很害怕被熟人看到。」為了不被父母發現從加拿大回流的兒子當售貨員,戴偉一直瞞著家人。不過,他才工作了幾星期,就從唱片店的同事處聽說,那家唱片公司不再發行專輯了。雖然售貨員的工作沒有帶他走進唱片業,他還是很珍惜那幾個月的工作經驗。「我在那段時間學到了很多,知道了什麼唱片銷量最好,原來尹光和朱咪咪的碟很多人買。還有,賣碟的店員都很喜歡
◆辭工玩音樂收入少 忍痛重回IT業
後來,他帶著少許遺憾加入IT業,「但我沒有放棄音樂,我每天下班就玩音樂,練琴、彈結他到凌晨兩三點,假期也是把全副心機放在音樂,令當時女朋友有點不滿。」戴偉自覺在音樂路上起步比人遲,所以花更多時間追回落後的進度。
2007年,他和朋友Angus組成的A-dAY樂隊在Cash流行曲創作大賽中奪冠。「其實那不是第一次參賽,之前每年都參加,只是未能入圍。」戴偉自言,比賽落選的次數多得數不清。勝出那屆,他本想放棄,多得他的猶豫,讓他在音樂路上初嘗甜頭。後來,A-dAY樂隊被唱片公司看中,簽了一年合約。當時戴偉以為夢想成真,決意放棄IT的工作。這小高峰來得遲卻走得早,「在Indie(獨立音樂)界,我們算做得不錯,但走到商業的層面,我們才發覺要從頭開始,好像是第二個起步點,突然覺得自己很渺小。加上香港沒有音樂圈,只有娛樂圈,我們只是想做音樂,在這樣的環境是很困難的。工作不是說我想有就有,現實是真的沒有工作呀!」做歌手的風光背後,每個月只有幾千元的微薄收入,生活也要靠當時的女朋友、即現在的妻子支持。女友沒有怨言,但戴偉心媄屭,於是出了兩張唱片後,他還是走了最不想走的回頭路,重回IT行業。
即使做回老本行,他仍記掛著音樂,工作上沒什麼成績,當時的戴偉為自己開脫,「我跟自己講,很正常的,因為我的心機都放在音樂罷了」。抱著只想做音樂的想法,戴偉不太重視自己的正職,「後來有朋友教了我很多人生道理,說如果連眼前的工作都做不好,那音樂也不會做得好。他也說得對,我現在『hea』做份工,工作又做不好,音樂亦不見得好,那我就試試每天努力上班」。
◆叩門派Demo 終打開創作之門
兩年後,戴偉在IT公司也有點成績了,薪金比入職時多一倍。但他對音樂始終不死心,到處叩門、派Demo(樣本唱片):「我收很便宜的。」厚面皮換來不少廣告的配樂工作,更打開了電影界的一扇門。2012年,戴偉再次辭工,參與電影《狂舞派》的歌曲創作。「我媽知道我收入多了,當時都打算買樓了,聽到我說又要去做音樂,要辭職,她心都碎了。」《狂》上映前,社會討論不多,就連戴偉自己也不看好。「我還問監製,套戲會不會上(映)。監製說:『一定會』。我以為是在電影中心上3場那種,還打算叫人快些去看。」他對電影沒期望,對自己的作品亦沒信心。「以前會笑那些音樂頒獎禮是分豬肉獎,但當時做A-dAY樂隊,連這些獎都沒有拿過,差勁到……我怎會想像到有天會拿金像獎。」《狂》上映後好評如潮,香港票房逾1300萬,而戴偉的第一首電影主題曲《狂舞吧》更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原創歌曲。
辭工參與《狂舞派》配樂
戴偉的電影配樂邀約一單接一單,2015年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的《差一點我們會飛》;2016年電影《點五步》的《沙燕之歌》。在很多講述夢想、青春、熱血的香港本土電影,戴偉都留下了足跡。走了超過20年,他終於走到了音樂人生的上坡路。
◆兩奪金像獎 「沒有黃修平就沒有我」
金像獎的加冕,是強心針,也是壓力。2015年的《哪》,戴偉和導演黃修平都相當著緊。電影還未開拍,戴偉拿著劇本就開始創作了。這時,黃修平只告知他主題曲會在電影的哪個部分播出,然後給他留下一個難題:主題曲內要有校歌部分,「這個位,我想到『頭都大』,因為要有校歌的感覺,就一定很老套,最後我們做了很多個版本,才出了最後的成品。整部電影的配樂創作過程,差不多用了一年」。努力沒有白費,戴偉和作詞人陳心遙以電影主題曲《差》再下一城,第二次奪金像獎。
《哪》配樂花一年時間 想到「頭都大」
他在領獎台上多謝了很多人,不過要數最深情的致謝,必定是向台下的妻子表白「我愛你」,及一句:「沒有黃修平,就沒有我。」合作兩次的黃修平是戴偉在電影界的恩人,但他對配樂的要求可是讓戴偉相當頭痛,「他(的要求)真是很虛,常說『你懂我的,這個位要感覺對之餘,有少少特別』,嘩,那個『少少特別』通常都弄很久的」。《點五步》的導演陳志發又如何呢?「陳志發是很堅持的人,但他也很尊重我,他會說『你的音樂很好,不過呢……』這個時候,他就會示範給我聽,哼出那段音樂,還要很肉緊地:『dadada』。我就會叫停他,他全部走音的……」回想起當時的情況,戴偉都忍俊不禁。
《點》最後得以「順產」,實賴製作團隊共同踏出這半步,當中不乏義務參與製作的人員,包括浸會大學管絃樂團。戴偉坦言他亦是以「友情價」接下這電影的配樂工作。不過,「友情價」下的出品絕不馬虎。「這部電影很感動到我,拍得很好,很能代表香港,所以我不單要做,還要更努力地做。」有影評特別點名稱讚戴偉,形容配樂的氣勢富層次感,在棒球賽時配襯的強勁敲擊樂,成功帶動電影的氣氛,是多年來港產片中少見的。
◆面對嘲諷拒放棄 擁抱「難以成真」美夢
41歲,終於在電影配樂界嶄露鋒芒,回望來時路,戴偉曾受過不少挖苦,如大學同房取笑他,「玩什麼結他?其他人是練了很長時間才有成績,你省點吧」。在辦公室堙A上司批評他,「這堿O做IT,不是讓你來玩音樂。」在朋友的婚宴上,同桌嘲諷他,「做三、四、五、六線的小明星,那倒不如不要做。」戴偉當時暗忖,「那如果做電腦,不是做Bill Gates,不是做Steve Jobs,那就不能做?為什麼我做歌手,做五六線就是罪?那你做普通人,又不是Number 1,難道你又有錯?」如果因為未能一步登天、因為別人瞧不起,那就退縮,戴偉都要放棄音樂無數次了。不過一如《點五步》中的阿龍,將被細威看不起的不甘轉化成在棒球場上進步的動力,戴偉把每次被嘲諷的心情銘記在心,然後寫出自己的音樂夢,用旋律向他人證明了「我可以」。
■相關概念
自我實現(self-actualisation)
自我瞭解(understanding oneself)
處理壓力(coping with stress)
文:王寶熒
圖:黃志東、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