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快速時裝潮流引領下,廉價衣衫來了又去,我們要添衣便到服裝店購買,製衣和裁縫行業不復興旺。校園記者早前參觀社會企業「千色服式」的製衣工場,了解衣服的製作流程,透過裁縫師傅的分享得知他們與設計師以至電視台合作的點滴,方知一件衣服得來不易。
文:校記王兆基、方淑華、張珮盈
圖:鄒靖儀、校記王兆基
文字整理:鄒靖儀
【文章經編輯刪節】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香港製衣業的黃金時期,時至今日,製衣廠大多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是購物商場和商廈。樂群社會服務處成立的「千色服式」聚集一群曾經歷製衣業興衰的師傅, 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也讓他們與年輕的設計系學生或客人嘗試合作。
「千色服式」已有10年歷史,資深製衣師傅吳惠萍(Sandy)指出,創立時工場設於新蒲崗,需經相關工會支援才聘得幾名員工,「最初的員工多是中年人,後來流行cosplay(動漫角色扮演),多了年輕人委託做衫,也引起他們對製衣的興趣,於是多了年輕人加入」。現時「千色服式」有約30名成員。
畫圖裁片到縫製 衣服得來不易
看似製作簡單的恤衫原來也需要一番工夫才能製成,Sandy表示:「一件衣服的製作由畫圖開始。」製衣師傅會根據客人交來的相片或草圖畫紙樣,然後交由另一師傅裁布,剪好的布料稱為「裁片」。接荂A由車間部門縫製衣服,再經過「大熨」、「釘鈕門」、「挑腳」等程序,一件衣服才可誕生。
與設計系學生合作 亦師亦友
Sandy把製作衣衫的過程娓娓道來,並提及不少難忘的工作,「(客人的訂單)十分創新,例如把衣服(一部分)製成電視框、食人花、豬籠草等形狀」。製衣物料亦五花八門,例如有學生設計了一條黑色晚裝裙,肩膀位置以噴了黑漆的鐵線繞成,下半身縫上大堆假髮,也有用膠片製成的衣服。製衣師傅與客人的關係不止金錢,有時候亦師亦友,「和(設計系)學生一起製作服飾的過程中,(我們的)進步也很大,除了汲取經驗,更得到創作靈感和空間」。衣服製成後,她的滿足感不比客人小,「最大的成功感不在於能否獲獎,而是來自客人拿到滿意作品時所露出的笑容」。「千色服式」除了承接設計系學生的訂單,也有電視台活動或節目服裝的訂單。
「香港製造」的品牌買少見少,「千色服式」希望推廣本土製衣業,使其東山再起,未來會舉辦更多改衣、車縫工作坊,讓對縫紉有興趣的人能重拾針線和衣車,對製衣業有更多認識,並更珍惜家中每一件衣服。
■校記感想
周嘉琪(佛教覺光法師中學,中六)
採訪後才知道製造成衣的過程非常複雜,很驚訝設計師運用多種新穎元素製衣,連頭髮也會用上。
鄺澔儀(香港聖瑪加利女書院,中四)
製衣師傅十分專業,又充滿人情味。在這堙A不同年代的人也不會有代溝。
謝朗p(浸信會呂明才中學,中六)
這次參觀令我加深對社企的認識,也了解到它的服務對象,例如設計師和對縫紉有興趣的市民等。
■校記手記
師傅並不「弱勢」
社企給我的印象是幫助弱勢社群,但這次遇上的師傅Sandy並不太「弱勢」。她談及其過往作品時笑容可掬,令人感受到她的滿足感。工場內的師傅都十分專注,不受我們四處參觀影響工作。在場的設計系學生亦敬業樂業,全神貫注地選擇布料。除了製衣工序,這次採訪還令我們了解到製衣師傅與設計系學生亦師亦友的關係。
校記王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