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大市但又不脫離股市的一個投資策略,是買入低波動股票;由1991至1999年,高啤打股份表現優於低波動股8年;期間高啤打股回報率696%,每年平均上升26%;低波動股總回報277%,每年回報16%;科網股泡沫後,低波動股表現優於高啤打股,2000至2002年的總回報率是21%,高啤打股下跌65%;2003至2005年,高啤打股重拾威風,表現優於低波動股57%;2006至2008年(包括金融海嘯時期),低波動股表現又回升;2009至2013年,世界輪流轉,高啤打股(總回報174%)表現優於低波動股(111%);由2014至2016年,低波動股(29%)表現優於高啤打股(總回報1%)。
以上數字顯示波動有周期,以一個5年期回報滾存計算,低波動股表現優於高啤打股的時間有62%,即是說,高啤打股優於低波動股的時間也有38%。
最近5年,高啤打股回報28.5%,低波動股回報83.8%;美國低波動股指數交易所掛牌基金USMV今年錄得最大交易所掛牌基金流入,比黃金交易所掛牌基金GLD還要多。
另一低波動股交易所掛牌基金EFAV也有很大流入量;低波動股交易所掛牌基金SPLV和高啤打股交易所掛牌基金SPHB在2011年開始成立,現時SPLV(圖1)已吸入69億美元,而SPHB(圖2)只有8,800萬美元。
這情况反映投資者鍾愛低波動股;低波動股基金在過去數年的表現吸引了投資者,當然也有擔心大跌市,例如擔心2008年會重來的可能,比較2隻基金,明顯見到低波動股比高啤打股基金來得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