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塌樹傷人意外不時發生,樹木辦分析發現,近年35%塌樹意外涉及早年廣泛種植的台灣相思。發展局長陳茂波表示,有需要正視台灣相思帶來的安全隱患,路政署將推行斜坡植林優化計劃,有系統移除「年事已高」的台灣相思,藉此減少塌樹意外。 陳茂波昨發表網誌,稱台灣相思是外來樹種,常見於路旁的人造斜坡上,這是由於在過去半世紀,本港的基建和道路網絡快速發展,出現了大量路旁的人造斜坡,而為了防止水土流失、鞏固斜坡和增加植被,台灣相思因能夠快速在乾旱土地上生長,當年被大規模引入和種植在這些人造斜坡上,成為協助本港巿區綠化的「先鋒」。從此,每年春天過後,本港多處均常可見到一片片金黃花海,點綴路旁環境。 35%塌樹涉早年種植台灣相思 陳茂波稱,台灣相思平均壽命約50至60年,故於上世紀50年代大量引入的台灣相思開始步入老年期,健康和結構漸走下坡,近年亦有多宗涉及台灣相思的塌樹事故,引致市民受傷或阻礙交通。 有見及此,路政署正計劃有系統移除「 年事已高」的台灣相思,該署稍後會就計劃諮詢學者、樹木辦及區議會等,然後制訂先後次序,逐步移除老化樹木,強調會因應環境、地理環境、交通和視覺等因素,決定移除樹木的規模和時間等。在選種替代的品種、數量和栽種時間時,亦將遵照發展局制定的「適當地方種植合適植物」基本原則,並栽種較多原生植物如大頭茶、車輪梅及本地化植物如山茶花、紫杜鵑花等,重塑自然生境。 改種本地樹種 環團指可取倡留老樹 路政署最快本月於九龍城開展試驗計劃。現時九龍城區有17幅人造斜坡共500多棵台灣相思,其中3幅位於龍翔道,屬高風險,須優先處理。長春社總監蘇國賢稱計劃方向可取,建議適量保留老樹,避免幼樹在夏季遭暴曬,影響存活率,又會造成水土流失,認為不宜「一次過」移除整幅斜坡的台灣相思,建議路政署試驗不同砍樹規模,再因應環境及地理因素,決定移除樹木的數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