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明天舉行的長洲太平清醮飄色巡遊,繼續以針砭時弊為主,意義變質的爭論仍在持續。究竟這是對是錯?不妨從太平清醮的原意來理解。
顧名思義,太平清醮原是祈福消災的宗教儀式。對古人來說,這類地區祭祀牽涉到地區命脈,各家各戶均同心協力隆重其事,故在宗教以外,也有地緣團結的意義。如此飄色巡遊便有兩重含意:一是宗教上的祈福、娛人娛神及教化作用,因而1980年代以前的飄色大多是神話歷史人物,借助神明來為巡行的地區除穢祈福;二是地緣關係認證,代表各村或組織的飄色巡遊至區內各處,象徵地區內的連結。
宗教原意散失 地緣關係變質
正因如此,現時長洲太平清醮飄色中神話歷史人物漸少而影視及時政人物漸多,便引起商業化的質疑,較少人談及的是歷史演變。宗教活動以巡遊、大戲、雜耍等表演作招徠古已有之,北朝景明寺佛像巡遊便是「梵樂法音,聒動天地;百戲騰驤,所在駢比」(《洛陽伽藍記》),歌舞雜耍不絕;而庶民文化興盛的明代,京城的城隍廟市更是「行而觀者六,貿遷者三,謁乎廟者一」(《帝京景物略》),遊玩者佔了大半。這樣說來,飄色由失去吸引力的傳統人物轉換成吸引目光的時政人物,正切合宗教商業化的歷史演變。
當然長洲太平清醮的商業高於宗教已非古代可比,但正反映傳統儀式的最大難題:傳統宗教式微,儀式缺乏信仰支撐而變成空洞形式,才漸被取代。這在長洲太平清醮中明顯可見:用以決定大事的掉杯問卜被簡化,齋戒習俗被打破,真正的祭祀儀式參與者寥寥,原本用作超渡的「幽包」也變成潮流符號的「平安包」,原意早已散失。
商業掛帥 源於傳統喪失
這是傳統文化在現代的縮影:當傳統宗教被目為迷信,而城市化亦令地緣關係改變,與宗教密切相關的古文化漸被唾棄,儀式難再有凝聚力,只剩下形式而變質。飄色的轉換正是如此,傳統人物的神聖脫落,換上時政人物正反映儀式對象由鄉村變成全港,娛樂及教化作用貌似保住了,核心的祭祀及地緣功能卻消失了。更甚者政府為保育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把宣傳重點放在飄色、搶包山這些面目全非的環節上,說穿了只是在保護形式而非內涵,故大眾關心的也只是諷刺了誰,與認識傳統這個保育原意愈走愈遠。保護傳統,似乎只是學者志士的工作。
最可悲的是,從這些重點環節不斷壯大來看,吞噬傳統的趨勢遠未到盡頭。畢竟在香港,為了帳目而犧牲靈魂,是冠冕堂皇的理由。
■文化解碼
「祭神如神在」
在現代合理主義下,很多人談論儒家的宗教觀時會舉出孔子的「敬鬼神而遠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強調儒家理性不崇尚宗教,但那只是事實的一面。《論語》中的「祭神如神在」(祭神時就像神真的在面前)、「獲罪於天,無所禱也」,都明顯看到儒家與宗教的接合處。
孔子本身並沒有否定鬼神,只是把宗教的價值放回現世,反對氾濫地祭祀(淫祀),重視祭祀的教化作用。就算是儒家所慕制度完備的周朝,其生長土壤是原始的泛靈論社會(商代極信鬼神),思想上也是吸納而非排斥泛靈信仰,武王伐紂的誓辭《尚書.泰誓》中,舉出的理由便有紂王不祀神靈及祖先。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圖: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