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項卑詩省府支持關於保存華人歷史的研究發現,在菲沙河流域有超過500個留有華裔先僑採礦足[的歷史地點,時間可以追溯至19世紀,此重要發現目前已交由省府林木廳的遺蹟管理部門,進一步評估這些地點的歷史保留價值。
曾到多個採礦地點考察的卑詩大學(UBC)歷史系教授余全毅建議省府,將部分歷史採礦地點開發成旅遊景點,讓卑詩省華裔下一代前往旅遊,這將是最好的華人歷史教材,到卑詩旅遊的中國旅客也應有興趣到先僑採礦地點遊覽。
這項名為「菲沙走廊古蹟地點計劃」(The Fraser Corridor Heritage Landscape Project)的研究計劃,是由省府與UBC、西門菲沙大學(SFU)合作,由省府出資4萬元支持研究,該研究目的是為尋找華人採礦歷史地點,是省府「華人歷史錯誤諮詢報告」的重要建議之一。
省多元文化廳長屈潔冰在幾個月前,曾與省府傳承計劃顧問委員會共同主席余全毅及蔡宏安等,前往位於列頓(Lytton)、名為Browning's Flat的舊採礦地點,並拜訪居住在此的原住民,了解當年華裔先僑在此參與開礦時,原住民與華裔先僑相互尊重彼此文化,攜手建立新家園的故事。
屈潔冰說,親自造訪菲沙河走廊的華人採礦地點,等於對卑詩省華人歷史賦予新的生命,她聽到原住民朋友說華人先僑與原住民社區關係融洽,至今仍對不同文化保有尊重,這對卑詩省多元文化發展的功不可沒。
屈潔冰到訪採礦地點的經過已製成影片,從文化交流的角度去了解華裔先僑在採礦地點留下的生活紀錄。省民可上網至youtu.be/_DMmRy9zYzg瀏覽。
該計劃考察歷史地點範圍達到600公里,從合普(Hope)到Quesnel。研究指出,在1858至1860年代時,當時的中國移民已在菲沙河區域參與開礦工作。
研究說,有的華裔礦工長年在礦區工作並與原住民結婚,這些華裔移民通常說廣東話,即使在淘金熱潮結束之後,仍不斷有華裔移民移居到卑詩省。